时间: 2025-05-04 05: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8:39
石淙
作者: 王赞 〔宋代〕
磴道山岩下,茅楹竹树中。
深潭鱼可见,攒石路才通。
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
平生丘壑志,览此兴何穷。
在山岩下的小路上,茅草和竹树环绕着。
深潭中的鱼清晰可见,石头铺成的小路刚刚通向那里。
坐在这里,听那清澈的水流声,心中却思绪万千,想起那繁花似锦的美景。
我一生都怀有对山川的志向,看到这里的美景,兴致何其高涨啊!
作者介绍:
王赞,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在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观察与描绘愈发成为一种文化潮流,王赞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石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景象,磴道、茅楹、竹树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通过“深潭鱼可见”,诗人让读者感受到水的清澈与生命的存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通过听与思的结合,诗人不仅在描绘水流的声音,更是在引发心中对美好景色的回忆与向往。潺湲的水声与繁花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将个人的志向与自然的美结合,表达了诗人一生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在“览此兴何穷”中达到高潮,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无尽追求和向往,也是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磴道山岩下,茅楹竹树中。
描述了一个山间小路的环境,茅草、楹树和竹子交错,其意境清幽。
深潭鱼可见,攒石路才通。
深潭的清澈使得水中的鱼可见,石头铺成的小路刚刚通往此处,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人迹的稀少。
坐听潺湲碧,县思烂熳红。
在此处静坐,听着水流声,心中涌起对繁花似锦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
平生丘壑志,览此兴何穷。
诗人一生追求自然的志向在此时得以体现,看着这样的美景,心中兴致高昂,似乎没有尽头。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人生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磴道”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山间小路
C. 一种水流
“深潭鱼可见”表现了什么?
A. 水的不清澈
B. 自然的生机
C. 鱼的稀少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
C. 对繁华城市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王赞的诗歌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孤寂和哲思,而王赞则注重景色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意象上,王维的“月”常带有清冷的孤独,而王赞的“鱼”则充满了活力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