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3:04
木兰花慢
夜雨鸣阶,清寒沁梦,悄然成韵
作者: 丁宁
枕寒残醉解,听凄雨一声声。正淅沥循檐,琤瑽和漏,滴到三更。
空庭,恍闻絮语,似春魂唤我话平生。冉冉清愁漫展,沈沈逝水堪惊。
分明,身世等浮萍,去住总飘零。任写遍乌丝,歌残白纻,都是伤情。
伶俜已无可恋,问当窗柳眼为谁青。一寣,乱鸦喧曙,梦魂红入疏檠。
夜雨轻响在阶前,清冷的气息沁入梦中,悄然成韵。
我在寒意中醉意未消,听着凄冷的雨声一声声响起。正是细雨如丝顺着屋檐滴落,滴到三更。
空荡的庭院中,恍惚间似乎听见轻声细语,像春天的魂魄唤我诉说一生的经历。
愁绪缓缓展开,仿佛沉沉的流水令人惊叹。
分明,我的身世如浮萍一般,去来总是飘零。
任凭我写下千般愁苦,唱尽白纻的残曲,都是伤感情怀。
孤独已无所恋,问窗外的柳树,眼中为谁而青翠。一阵惊扰,乱鸦喧闹在黎明,梦魂红色的光影透过疏落的窗棂。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诗人,作品多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元素。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表达了在孤独与寒冷中对往事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细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木兰花慢》通过描绘夜雨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夜雨鸣阶”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雨声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以“枕寒残醉解”自述,展现出在夜雨中沉醉的状态,似乎在梦中徘徊,听雨声的每一次回响都令人感到心痛。“空庭”中的“恍闻絮语”更是突显了孤独的情感,仿佛春天的灵魂在呼唤,唤起了对往昔的回忆。
“冉冉清愁漫展”,诗人将愁绪比作流水,沉沉地流淌,令人不禁感叹身世如浮萍,无处安放。写尽乌丝与白纻的伤情,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怀念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乱鸦喧曙”结束,梦境的破裂与现实的喧嚣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感生活的无常与孤独。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更让读者感受到一份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体悟,借助夜雨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伤感而又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雨鸣阶”指的是什么?
A. 白天的雨声
B. 夜晚的雨声
C. 风声
诗人用哪种意象表现孤独感?
A. 星星
B. 浮萍
C. 山川
诗中“恍闻絮语”中的“絮”指的是什么?
A. 雨声
B. 柳絮
C. 春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