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36
小园收芋,笑先生真个,锦城秋士。斗大方塘开作镜,烟水六朝之气。橘颗催黄,萸香泛紫,特补登高会。合题玉海,张融垂老居止。我亦十亩锄荒,薆而不见,欲榜潜夫字。玉照堂中今赴约,朱老南邻诗意。逝水流光,小楼斜照,此醉人生几。菊花知我,一杯应准前例。
在小园里收获芋头,笑着说先生真是个秋天的士人。大方塘如同镜子般开阔,烟水缭绕着六朝的气息。橘子渐渐催黄,萸香弥漫,正好补充登高的聚会。与玉海共题,张融虽已年老仍常在此处。我也有十亩荒地,心中思念却难以相见,想要在上面写下潜夫的名字。今天在玉照堂中赴约,朱老南邻也带来了诗意。时光流逝,小楼的斜阳照在身上,此生醉酒又能有多少呢。菊花懂我,愿一杯酒能如过去那样畅饮。
邓潜(1877年-1932年),字仲华,号潜夫,四川人,近现代著名诗人。他在文学上受到古人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之后,诗人受到好友的邀请,参与重阳登高的活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小园的芋头收获为引子,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开篇的“小园收芋”,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大方塘与镜子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清新的意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人雅士们的生活情趣。诗中提到的橘子和萸香则是对丰收季节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重阳的传统习俗。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渐渐把视角转向自己的内心,谈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特别是“逝水流光,小楼斜照,此醉人生几”的感叹,展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瞬息万变的深刻理解。最后提到的“菊花知我”,不仅是对重阳节的呼应,也象征着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斗大方塘”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大海
B. 镜子
C. 山川
“逝水流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谊
B. 时间流逝
C. 自然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A. 长寿
B. 春天
C. 友谊
邓潜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邓潜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较于杜甫的沉重感,邓潜的诗更显轻松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