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5:40
壶中天 题记二田
作者:赵芬 〔清代〕
沧浪万顷,卧冰奁冷浸一天空翠。
爱此溪山供秀润,扫荡烦襟如洗。
料理琴书,品题风月,别是闲滋味。
莲幽竹笛,倚阑疑非人世。
此地宜有词仙,联镳飞盏,人在行云里。
翰墨流传知几许,写出江南烟水。
坐石谈玄,飞觞溪白,过雨凉生袂。
剨然长啸,半滩鸥鹭惊起。
在广阔的沧浪水面上,冰冷的水面如同卧着的奁子,浸染着天空的翠色。我喜欢这溪山所提供的秀美和滋润,清扫我的烦恼,犹如洗涤一般。品味琴书,吟咏风月,这是一种别样的闲适滋味。隐秘的莲花与竹笛,倚靠在栏杆上,仿佛置身于非人间的境界。这里应该有词仙,携着飞盏,人在云中漫步。翰墨流传的历史有多少呢?写下了江南的烟雨。坐在石头上谈论哲理,举杯畅饮溪水,雨过之后,凉意悄然生起。长啸一声,半滩的鸥鹭被惊起。
作者介绍:赵芬,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赵芬在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与悠然自得的心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沧浪水面,构建出一种冷冽而清新的自然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溪山间的闲适生活,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烦恼的超脱,仿佛在诗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诗中提到的“莲幽竹笛”,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写照。对于“词仙”的想象,更是体现了诗人与文学创作之间深厚的情感连接。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幽竹笛”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的心境在整首诗中是怎样变化的?
“飞觞溪白”中的“飞觞”意指什么?
答案:1. B;2. B;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