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26
蛾眉 其十四
作者: 吴妍因 〔清代〕
紫云重叠黯西山,
歌哭灵前总强颜。
示恶夺朱非正色,
申申媭语詈冥顽。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山的紫云笼罩下,面对灵前的歌哭,内心却强装镇定的情景。诗人感到无奈,尽管愤怒和悲伤交织,但终究只能用虚伪的笑容来掩饰心中的不快。而对那些无知顽固的人,诗人则用讥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作者介绍
吴妍因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深刻的情感。她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亲友去世后写的,诗人通过对紫云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心中的忧愁与无奈。社会环境中对丧失的传统哀悼方式使得诗人在情感上倍感压抑。
《蛾眉 其十四》是一首充满悲情的诗作,诗人以紫云的意象开篇,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隐喻自己的内心状态。在灵前的歌哭中,尽管外表要强颜欢笑,内心却是波涛汹涌。这样的情感冲突在诗中表现得尤为鲜明。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示恶夺朱”来表达对世俗人情的失望与愤怒,意指那些无知顽固的人对美好事物的侵犯与破坏。其间使用的“媭语詈冥顽”则突显了诗人对这种无知的无奈和愤懑,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张力,情感的层次感通过用词的对比和意象的交替得以体现。诗人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哀伤,展现了一种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紫云比作悲伤的象征)、对仗(如歌哭与强颜的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现出对逝者的追思以及对无知顽固者的反感,情感基调沉郁而悲凉。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和主题,使得全诗在情感上更具深度。
诗词测试
诗中“紫云”主要象征什么?
“强颜”在诗中指什么?
诗人对“冥顽”的态度是?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吴妍因的《蛾眉 其十四》和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吴妍因侧重于内心的压抑与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哲思。在意象使用上,吴妍因的紫云与李白的山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不同的情感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