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3:47
香夺莲华,甜逾桂栗,内官颁与尝新。
玫瑰谁先,一般味取馀春。
红绫重啖臣滋耄,更残牙赐紫增荣。
坐凉阴,伴食朝朝,腹负羞扪。
京居压架丰茸满,怅花时人远,何况江村。
收拾繁英,饼师犹惜温黁。
上阳深锁莺衔尽,甚心情说向程丞。
尽分甘,衫袖包归,共饱浓恩。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甜蜜,作者借助美食表达对春日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情谊。诗中提到的“莲华”和“桂栗”暗示了食物的芬芳和甜美,表现出一种对新鲜事物的期待和享受。玫瑰花的芬芳在春天中难以选择,令人难忘。红绫包裹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尽管时光流逝,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情谊。
在凉爽的阴影中,诗人分享美食,感慨自己内心的羞愧与愉悦。京城的繁华与乡村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对花开的时节、对友人的思念充满感慨,仿佛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尽管远离了春天的繁华,饼师依然珍惜那份温暖的回忆。最后,诗人强调与友人之间的共同享受与情感,表达了浓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陈宝琛(1810-1871),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竹石,山西人。他在诗词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日美好的描绘,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诗中所描绘的美食与交友情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这首《庆春泽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温情。开头几句便用清新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香气四溢的春日场景,莲华的香气和桂栗的甜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内官颁与尝新”,表明了在宫廷生活中对春天新鲜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而后,诗人通过“红绫重啖臣滋耄”等句,描绘了士人享受美食的乐趣,强调了美食与友谊的相互交融。坐在凉爽的阴影下,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食,尽显人间的温情与和谐。京居的繁华与江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友人间情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展现出清代诗人的情怀与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惜,反映出清代士人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莲华”指的是: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A. 通过美食
B. 通过金钱
C. 通过旅行
诗中提到的“京居”与“江村”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A. 繁华与宁静
B. 贫穷与富裕
C. 乡愁与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