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9:15
小园风雨桃花尽,江泛桃花汛。
激礁拍岸远无声,却见后波前浪尽峥嵘。
凭栏无语情犹切,眼底烟波阔。
夜来雷似鼓声催,似问凭谁只手挽潮回?
小园中的桃花在风雨中凋零,江面上泛起了桃花的涟漪。
激浪拍打着礁石,远处一片寂静,却看到后浪前浪激荡的壮丽景象。
我倚着栏杆无言,心中情感依然强烈,眼前的烟波浩渺无边。
夜里雷声如鼓声般催促,仿佛在问:凭谁能一手挽回这潮水?
诗中提到的“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丽和爱情,桃花的凋零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难以持久。同时,“雷似鼓声”可以联想到古代战鼓的声音,暗示着一种紧迫感与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女性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结合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庚午年暮春时节,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凋零和江水的波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虞美人 其二 庚午暮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小园风雨桃花尽”引入,展现出春天的凋零与无常,诗人在风雨中感受到桃花的凋谢,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接下来,江面上泛起的桃花涟漪,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激烈的波涛拍打岸边的景象,虽无声却充满了力度,后波前浪的壮丽形态,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生命的循环与延续。此时的诗人,凭栏而立,纵使无言,情感仍显得切切,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夜晚雷声如鼓,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在问谁能将潮水挽回。这一问句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反映出对命运的思索。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结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桃花为引,引发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深思,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命运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园风雨桃花尽”意指:
A. 桃花盛开
B. 桃花凋零
C. 桃花绽放
D. 桃花飘落
诗人倚靠栏杆无语的原因是:
A. 享受宁静
B. 表达情感
C. 观察自然
D. 思考人生
“夜来雷似鼓声催”的意象主要表达: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无常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蔡淑萍的《虞美人 其二 庚午暮春》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诗人的影响。同样是描写春天,但前者强调了个人的失落与思索,后者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