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42
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作者: 韩维 〔宋代〕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
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
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
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乐山亭的所见所感。每天仰望山峰,孤独的城池呈现在眼前,不去在意云彩的变化和雪的晴朗。高耸的山峰永远保持着秀丽的姿态,成双的鸟儿在春天的气息中啼鸣。心中惊叹,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身体羡慕像冥冥中的鸿雁一样轻盈的羽翼。身处繁忙的公务之中,却不知道诗的灵感在心中悄然萌生。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冥鸿”意象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常出现在古诗词中。
作者介绍:韩维,字子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内心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乐山亭,表达诗人在繁忙公务中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韩维的《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开篇的“看山日日上孤城”,既描绘了壮丽的山景,又凸显了诗人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引发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六六高峰”和“双双啼鸟”,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还带有春天的生机,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结尾部分,诗人将自身的处境与自然美景相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诗意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六六高峰”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慨“光阴逝”是因为?
“不知诗兴坐中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