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13
匹马宜春路,萧条背馆心。
涧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
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
子规何处发,青树满高岑。
骑着马沿着春天的道路行驶,感到一片萧条,心情沉重地背对着馆舍。
涧边的花在寒冷的夕雨中凋零,潭水在清晨显得黑暗,周围林木茂盛。
乡村的集市上鱼盐交易稀少,江边的村庄竹子和芦苇生长得很深。
杜鹃鸟在哪里啼叫呢?高高的山岑上满是青翠的树木。
杜鹃鸟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悲伤、离别相联系,诗中提到的“子规”即是指杜鹃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耿湋,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情感细腻,擅长抒情。
《登钟山馆》创作于春天,诗人登上钟山馆,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独自踏上旅途时的感受。开头的“匹马宜春路”清楚地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旅程,而“萧条背馆心”则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失落和孤寂。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涧花寒夕雨”和“潭水黑朝林”,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与内心的情感相呼应。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外在的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通过描绘乡间的冷清和茂密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子规何处发,青树满高岑”则是对杜鹃鸟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似乎在寻找与自身情感相共鸣的声音。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内心的细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诗人骑马走在什么季节的路上?
诗中“江村竹苇深”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登钟山馆》的全面理解,涵盖了诗歌的翻译、解析、鉴赏及互动学习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