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画寄会稽胡温》

时间: 2025-04-26 03:41:05

诗句

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

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1:05

原文展示:

题画寄会稽胡温
作者: 王翰 〔元代〕

秋声无远近,隐处入双松。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
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
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声音不分远近,隐隐约约传入双松树间。落日的余晖照亮了寒冷的水边,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山峰。孤舟上传来清冷的笛声,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暮钟声。对于山阴的道路我毫无所知,眼前的苍翠山色层层叠叠,显得无比渺茫。

注释:

字词注释:

  1.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通常指风声、鸟鸣等。
  2. 双松:指两棵松树,象征宁静和高洁。
  3. 落景:落日的景象,指夕阳西下。
  4. 寒渚:寒冷的水边,渚指水边的小洲。
  5. 虚烟:薄薄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6. :指天色黑暗、昏暗。
  7. 孤舟:孤独的船,象征孤独与思乡。
  8. 清夜笛:清冷的夜晚传来的笛声。
  9. 暮天钟:傍晚时分的钟声。
  10. 不识山阴路:不熟悉山阴的道路。
  11. 苍茫:形容广阔而模糊的样子,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12. 翠几重:翠绿的山层层叠叠。

典故解析:

  • 山阴: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一带,王翰的诗常与此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翰,元代诗人,字季常,号温山,生于今浙江,因其作品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诗人游历山水之间,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其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王翰的《题画寄会稽胡温》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的开头以“秋声无远近”引入,直接带出秋天的氛围,声音的无远近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接着,诗人通过“隐处入双松”展示了松树与秋声的和谐共生,松树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恰如诗人内心的情感。

“落景明寒渚,虚烟暝远峰”中,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冷冷的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寂寥的画面,给人一种清冷的感受。同时,远处的山峰在烟雾的笼罩下显得模糊而遥远,仿佛隐喻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

后半部分“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孤舟上的笛声在寂静中回荡,钟声的出现更添了一丝凄凉与孤独。最后一句“不识山阴路,苍茫翠几重”则表达了诗人对山阴道路的陌生与无助,层层叠叠的翠色山峦成为了他心中无法逾越的障碍,象征着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无奈。

整首诗以清冷的意境、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与内心的孤独感,体现了元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声无远近:秋天的声音,不论远近,都是如此清晰可感。
  2. 隐处入双松:声音隐约在双松树间,增添了秋季的静谧感。
  3. 落景明寒渚:落日的余晖照亮寒冷的水边,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4. 虚烟暝远峰:薄烟笼罩在远方的山峰上,显得神秘而遥远。
  5. 孤舟清夜笛:孤独的小舟上,传来清冷的笛声,增强了孤独感。
  6. 何处暮天钟:不知钟声从何而来,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7. 不识山阴路:对山阴的道路感到陌生,表达了迷茫与无助。
  8. 苍茫翠几重:层层叠叠的翠绿山色,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虚烟”比拟远处的山景,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对仗:如“孤舟清夜笛,何处暮天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与自然美的深刻思考。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中,却依然感到孤独和迷茫,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2. 双松:象征高洁与孤独的情感。
  3. 落景:代表暮色、凋零的美,暗指人生的无常。
  4. 寒渚:象征寂静与冷清,反映心境。
  5. 孤舟:象征孤独的旅程与思乡的情感。
  6. 虚烟:象征朦胧与遥远,反映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景”指的是: A. 日落的景象
    B. 夜景
    C. 雨景

  2. “孤舟”在诗中象征: A. 热闹
    B. 孤独
    C. 富饶

  3. 诗中提到的“山阴”是指: A. 一座山的名字
    B. 浙江绍兴地区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王翰与王维的诗作对比,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禅意与和谐,而王翰则更多表现出孤独与思索,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人研究》
  2. 《王翰诗集解读》
  3. 《古诗词鉴赏指导》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王翰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 与清溪赵明府 哭胡珪 重寄金山寺僧 清源标公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送人游日本国 送于丹 赠许牍秀才 赠诗僧怀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弄的成语 祆正 衣妆楚楚 唤质 鱼字旁的字 禁暴静乱 风龙阵 火字旁的字 世事纷扰 黄字旁的字 去芜存菁 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菊科 了不长进 鬲字旁的字 篾笼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