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7
春日客至
——王翰 〔元代〕
日暮沧江上,收纶坐石矶。
为怜霄汉客,暂解薜萝衣。
雨过苔初合,云深蕨正肥。
相看俱白首,谁道故人稀。
傍晚时分,我坐在沧江的岸边,收起钓鱼的渔线,坐在石头的边缘。
因为怜惜远道而来的客人,我暂时为他解开了缠绕在身上的薜萝衣。
雨过之后,苔藓刚刚开始生长,云雾深处的蕨菜正当肥美。
我们互相对视,都是白发苍苍,谁又说老朋友难得呢?
“霄汉”指高空,古时常用来形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现出诗人对客人的关心和怜惜。诗中提到的“薜萝衣”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温暖与关怀,表现出对友情的珍重。
王翰,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特别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春日,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人在江边迎接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在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非常重要,诗中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友谊的渴望和追求。
《春日客至》是一首充满温情和自然气息的诗作。王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美好与友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诗开头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坐在沧江的石矶上,仿佛身临其境,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宁静与悠然的氛围。接着,诗人因怜惜远道而来的朋友,解开了缠绕在他身上的衣物,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象征着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
“雨过苔初合,云深蕨正肥”一句,描绘了春雨过后大自然的生机,蕨菜的丰腴与苔藓的繁茂,隐喻着友谊在经历风雨后愈加坚固。最后两句“相看俱白首,谁道故人稀”更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尽管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在漫长岁月中,友谊的珍贵与稀有让人倍感温暖。整首诗的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人们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在岁月流逝中依然存在的情感连接。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王翰的《春日客至》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日暮沧江上”描绘的是哪一时刻?
“雨过苔初合”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王翰的《春日客至》都体现了对友情的感慨,但王勃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而王翰则专注于对当下友谊的珍惜。两者都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