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忠》

时间: 2025-04-28 02:35:57

诗句

君臣相得鱼水,荆益稍展风云。

前后出师二表,始终鼎足三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5:57

作者: 徐渭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君臣相得鱼水,荆益稍展风云。
前后出师二表,始终鼎足三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同鱼水般亲密,荆州与益州的局势逐渐开始展现出变化的趋势。回顾历史,出征的两次表奏(指两次出征的奏章),表明始终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运作。

注释:

  • 鱼水: 比喻关系密切的君臣,如鱼与水般相辅相成。
  • 荆益: 指荆州和益州,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区。
  • 风云: 比喻局势的变化和动荡。
  • 出师二表: 指历史上两次出征的奏章。
  • 鼎足三分: 形容三国鼎立的局面,三方势力相互对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以其豪放、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充满激情,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诗人通过对三国时期局势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忠诚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义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鱼水”这一意象,生动描绘了君臣之间和谐的关系,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荆益”象征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表现了历史的无常和权力斗争的复杂。前后出征的“二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示了忠诚的表现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历史的镜头,探讨了忠诚与政治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臣相得鱼水: 君臣关系如同鱼水般融洽,强调彼此的依存关系。
    • 荆益稍展风云: 指荆州与益州的局势开始变化,预示着未来的动荡。
    • 前后出师二表: 指历史上两次出征的奏章,反映出战事的必要性。
    • 始终鼎足三分: 形容三国分立的局面,表现出权力的复杂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水”比喻君臣关系。
    • 对仗: 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历史事件探讨忠诚与权力的关系,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之情,反映了历史的沉重感与政治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 鱼水: 象征和谐的关系,表达忠诚与支持。
  • 荆益: 代表政治局势的变化,暗示未来的挑战。
  • 三分鼎足: 象征权力的均衡与斗争的常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君臣相得鱼水”中的“鱼水”比喻什么关系?

    • A. 朋友关系
    • B. 君臣关系
    • C. 家族关系
  2. 诗中提到的“荆益”指的是哪两个地区?

    • A. 江南与北方
    • B. 荆州与益州
    • C. 西域与东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前出師表》:诸葛亮的表文,展现忠诚与责任。
  • 《春秋》:记录历史变迁,反映忠义精神。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诗强调豪情壮志,而徐渭则更关注忠诚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三国演义》:提供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的详细信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赏菊 夜步堤上三首 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 登天清寺塔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次韵张迪功春日 送大光赴石城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斋 入山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遗葑菲 重叶 榱崩栋折 拔罐子 海行 每食甘寝 铫弋 支字旁的字 西省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言字旁的字 息兵罢战 風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