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09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过福专群鸦。
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鬼盖乘其穷,屡以寒热加。
定知鬼非人,吾谁彼疵瑕。
乌饥集屋梁,聊试弹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关气成霞。
房图引芸蒿,相与排阴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
江南的湿地,往往像长沙那样潮湿。
微寒能够侵入人心,连毛发都抖得咯吱作响。
起初就像被蒸气炊煮,又像被束缚和鞭打。
淫秽的庙宇扰乱了昏暗的风俗,
那些追求福气的人专门聚集成乌鸦。
参军因病而骨骼虚弱,
在官署抱着案子。
鬼怪似乎趁机而来,频频施加寒热之苦。
我知道鬼并非人,我的缺点又算什么?
乌鸦饥饿地聚集在屋梁上,
暂且试着用弹弦来驱赶它们。
手摩田中的丹药,三关的气息变成了霞光。
房间里种着芸蒿,大家一起驱赶阴邪。
这些鬼怪不足为虑,快快驱动脂车前行。
毛滂(1050-1120),字良臣,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主要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
此诗作于毛滂因寒疾而感受到的身体不适和社会风气的混乱,表达了他对个人健康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是一首深具生命感悟的诗作。诗人在江南的湿冷环境下,感受到寒冷对身体的侵袭,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苦闷。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尤其是“淫祠乱昏俗”一句,直接指向了当时一些迷信和荒唐的现象,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鬼盖乘其穷”,显示了诗人对病痛与鬼怪的比喻,实际上是在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反思。最后,借助道士的养生法,诗人寻找心理上的慰藉与身体上的救赎,体现出道教养生思想对个体生存的影响。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外而内,最后达到一种自我调和的状态,展现了毛滂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健康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淫祠”指的是什么?
A. 道教寺庙
B. 幽灵的庙宇
C. 迷信的庙宇
D. 昏暗的住宅
诗中“薄寒能中人”表现了什么?
A. 寒冷的侵袭
B. 冬天的寒风
C. 身体的强壮
D. 心理的安宁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生活的快乐
B. 身体的健康与社会风气的批判
C. 家庭的温暖
D. 自然的美丽
毛滂与苏轼的作品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但毛滂更注重内心的苦闷与社会的批判,而苏轼则多体现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自然的和谐美。
此为对《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