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孤山闻木犀》

时间: 2025-05-04 07:46:00

诗句

湖面清风拂酒杯,异香一片自天来。

明知不是荷花了,金粟漫山昨夜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6:00

原文展示

孤山闻木犀
作者:姚勉 〔宋代〕

湖面清风拂酒杯,
异香一片自天来。
明知不是荷花了,
金粟漫山昨夜开。


白话文翻译

在清风拂动的湖面上,酒杯轻轻摇曳,
一阵异香从天而降,飘散四方。
我心里明白这香气并不是荷花的香,
而是昨夜金粟花在山野间盛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面:湖的表面。
  • 清风:清爽的风。
  • 异香:不同寻常的香气。
  • 自天来:从天而降,形容香气的来历神秘。
  • 金粟:指金粟花,常指香味浓郁的植物。

典故解析

  • “清风”与“酒杯”的结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景。
  • “金粟”则是指自然界中常见的花卉,象征着生命与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清风明月的夜晚,诗人独自在湖边,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因而生发出对香气的感悟。


诗歌鉴赏

《孤山闻木犀》通过简单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清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湖面清风拂酒杯”,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惬意,酒杯的意象更增添了生活的雅趣。接着“异香一片自天来”,将这份宁静与自然的美好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从天地间涌来的清新气息。诗人明知这香气并非荷花,而是金粟的芬芳,这一发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香气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诗人在此时此刻的体验,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在诗的最后一句中,“金粟漫山昨夜开”,不仅让人想起了盛开的金粟花,更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奇迹。此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意境,令人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面清风拂酒杯:湖面上微风轻拂,酒杯在清风中晃动,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异香一片自天来:香气从空中飘散而来,突出了香气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 明知不是荷花了:诗人内心清楚这香气并非荷花,暗示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金粟漫山昨夜开:昨夜金粟花盛开,寓意自然的更替与生命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异香”与“天”相联系,增强了香气的神秘感。
  • 拟人:用“拂”字赋予风以动作,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香气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面:象征宁静与清新,代表诗人心境的平和。
  • 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以及生活的恬淡。
  • 异香:代表自然中不可捉摸的美,暗示生活的多样性。
  • 金粟:象征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面清风拂酒杯”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聚会
    B. 悠闲的饮酒场景
    C. 伤感的离别

  2. “异香一片自天来”中“异香”指的是什么? A. 荷花的香气
    B. 金粟的香气
    C. 一种陌生的香气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描述对人生的无奈
    B.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观察
    C.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思绪的结合。
  • 《山中杂诗》王维:展现了山水与人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以月光为意象,表达思乡情怀;而《孤山闻木犀》则以香气为中心,体现对自然的感悟。
  • 《山中杂诗》:同样表现自然,但更侧重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而《孤山闻木犀》则更注重于对自然细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孤山闻木犀》这首诗的美与哲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晚沐,和韵 绮罗香 愿在衣而为领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题龙居寺 竹闲亭 射圃 竹闲亭 观澜亭 竹闲亭 灌木亭 竹闲亭 曲水亭 竹闲亭 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 濯缨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羪 歹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虽覆能复 椿庭萱堂 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拿大 混造黑白 瓜田李下 舟字旁的字 目眩神夺 大字旁的字 昏头搭脑 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条开头的成语 硍磤 包含雨的成语 玉字旁的字 繞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