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翌日宫教惠诗次韵二首》

时间: 2025-05-01 23:17:24

诗句

即令身在水云间,不著斯人玉笋班。

子美步归犹恋阙,浩然肩耸径还山。

人情薄似平原酒,世路危于滟澦滩。

华栋把茅皆幻假,祝君黄发映朱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7:24

原文展示

即令身在水云间,不著斯人玉笋班。
子美步归犹恋阙,浩然肩耸径还山。
人情薄似平原酒,世路危于滟澦滩。
华栋把茅皆幻假,祝君黄发映朱颜。

白话文翻译

即使我身处水云之间,也不想加入那人所带来的玉笋班子。
李白归来时仍旧惦念着宫阙,浩然正气的肩头依然向往回归山林。
人情就像平原上的酒一样薄弱,世道如同滟澦滩般危险。
华丽的楼阁和茅草房都是虚幻的,祝愿你在白发之际,依旧容颜如朱。

注释

  • 玉笋班:指的是一群高雅的文人或士人,意在表达对某种社交圈的拒绝。
  • 子美: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浩然:指的是一种正气,常用于描述志向高远。
  • 滟澦滩:滟澦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滩是指浅滩,意在形容世道的险恶。
  • 华栋:指华丽的房屋,象征着奢华与虚幻。

典故解析

  • 子美:李白为“诗仙”,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常被提及,代表着诗歌的高峰。
  • 平原酒:用以比喻人情的薄弱,可能源于古代饮酒的习俗,酒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情感。
  • 朱颜:意指美丽的容颜,常用于祝愿长寿与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翰,号天池,南宋诗人,以豪放清新著称,精于古诗,尤其擅长律诗。其作品多反映历史沧桑和个人理想,常与时事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士人多有失望之时。刘克庄借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翌日宫教惠诗次韵二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世间冷暖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水云间”引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之感,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不著斯人玉笋班”则清晰地表明了诗人对某种社交圈子的不屑与拒绝,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立的个性和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李白,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处的环境的不满与失落。诗中提到的“人情薄似平原酒”,一方面是对人际关系的冷漠的感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疏离,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则通过“华栋把茅皆幻假”揭示了世间繁华的虚幻与不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构建出一幅感伤而又深邃的社会图景,给予读者以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即令身在水云间:即使我身处在云水之间,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2. 不著斯人玉笋班:我不愿加入那样的社交圈,表达了对名利的拒绝。
  3. 子美步归犹恋阙:提到李白,意在表达对其情操的敬仰和对宫阙的留恋。
  4. 浩然肩耸径还山:表现了李白的正气与归隐之志。
  5. 人情薄似平原酒:人情冷淡,酒水的比喻突显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6. 世路危于滟澦滩:世事险恶,滟澦滩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危险。
  7. 华栋把茅皆幻假:华丽的建筑都是虚幻的,强调了世间的虚假。
  8. 祝君黄发映朱颜:祝愿朋友在老去时仍然保持美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情比作“平原酒”,使其形象生动。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华栋”和“茅”象征社会的繁华与虚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拒绝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通过李白的形象,传达出对高尚情操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短暂与人情冷暖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云:象征自由、宁静的生活状态。
  • 玉笋班:象征高雅的社交圈,反映诗人的疏离感。
  • 平原酒:象征人际关系的薄弱,体现了社会的冷漠。
  • 滟澦滩:象征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华栋:象征奢华与虚幻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即令身在水云间”意指什么?

    • A. 身处于繁华的城市
    • B. 身在宁静的自然中
    • C. 身在社交圈中
    • D. 身处于战乱的环境
  2. “人情薄似平原酒”中的“酒”象征什么?

    • A. 情感的深厚
    • B. 人际关系的冷淡
    • C. 生活的幸福
    • D. 社会的繁荣
  3. 诗中提到的“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苏轼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李白:刘克庄的诗歌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个体的情感与理想。
  • 主题对比:两者都涉及人生哲理,但刘克庄的视角更为悲观,李白则更多表现出积极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大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更漏子 其一 更漏子 秋思 更漏子 更漏子 其一 寄忆 更漏子 其三 闺情,集唐词 更漏子 夏夜乘凉观棋 更漏子(寄季玉妹) 更漏子 更漏子 其四 闺情,集唐词 更漏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松耳石 气触 骐骥过隙 死骨更肉 建之底的字 哼喝 手艺人 月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骨肉分离 衣字旁的字 话不虚传 较短絜长 包含削的成语 如斯而已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