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时间: 2025-08-10 21:11:23

诗句

初开犹见蔕和心,今日来看花满林。

日照一团都是雪,更无红蜡与黄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1:11:23

原文展示

初开犹见蔕和心,今日来看花满林。
日照一团都是雪,更无红蜡与黄金。

白话文翻译

刚刚绽放的梅花,花蕾和心瓣尚可辨认,今日再来看,满林都是盛开的花朵。
阳光照射下,白色的梅花如同一片雪海,再也看不到红色的蜡烛和金色的花瓣。

注释

  • :指花蕾的底部,梅花刚开时可见。
  • :指花瓣的中心部分。
  • 今日:指的是当下,强调时间的变化。
  • 满林:形容梅花盛开,铺满整个树林。
  • 一团都是雪:形容梅花的白色,像雪一样洁白。
  • 红蜡与黄金:原意是指其他花卉的颜色,红蜡是指红色的蜡烛,黄金形容金色的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素有“江西诗派”之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颇具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正月初三,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盛开,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开头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梅花从刚刚开花到盛开的过程,表现了春日的变化和生命的蓬勃。诗人通过“今日来看”的叙述,增强了时空的对比感,突显了梅花的美丽与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梅花的白色与雪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其纯洁与美丽。诗人以“更无红蜡与黄金”作为结尾,似乎在感叹梅花的独特,暗示了其他花卉的黯淡,突显了梅花的傲然独立和清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盛开,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开犹见蔕和心:刚开花的梅花,依稀可以看到花蕾和花心的形状,表现了一种初生的娇嫩。
  • 今日来看花满林:到了今天,梅花已经盛开,满林遍野,生机勃勃。
  • 日照一团都是雪:阳光照射下,梅花洁白如雪,分外耀眼。
  • 更无红蜡与黄金:没有其他花卉的色彩,突显梅花的独特与清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雪,增强了梅花的纯洁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用来表现气节。
  • :象征纯洁与无瑕,增添了梅花的美感。
  • 红蜡与黄金:象征其他花卉的颜色,形成对比,突显梅花的独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日来看”下文是: A. 花满林
    B. 风不止
    C. 月明皎

  2. “日照一团都是雪”中“雪”比喻的是: A. 梅花的颜色
    B. 冰冷的天气
    C. 纯洁的心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的美丽与坚韧,风格更为豪放。
  •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春天的气息,情感更为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再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浪淘沙(和上元王仇香猷、含山邵梅仙有焕叙别) 西江月 水龙吟(次韵虚斋先生雨花宴) 虞美人 虞美人(和兰坡催梅) 水龙吟(丁经之用韵咏园亭,次韵以谢) 水龙吟(顽雪欺春,葵轩兄用韵,因次) 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三首) 千秋岁(为壑翁母夫人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媟 贫无立锥之地 釒字旁的字 包含滓的词语有哪些 圪蹴 削肩细腰 一掷巨万 爻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目光如豆 香字旁的字 扯旗放炮 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杜口结舌 庶官 户字头的字 象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