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简盛克明 其二》

时间: 2025-04-22 02:06:15

诗句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

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

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06:15

原文展示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
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
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灯光下,我辗转难眠,漂泊于僧人的房间。
秋天的露水湿润了蕙草,夜晚的墙外传来莎鸡的啼鸣。
愁苦之时,我叹息起伯道(指古代隐士),年华渐老,常常怀念冯唐(指唐代名士)。
清晨我照着青铜镜,发现自己愈加厌恶鬓角的白发。

注释

  • 孤灯:独自一人的灯光,象征孤独。
  • 无寐:无法入眠。
  • 飘泊:漂泊不定,形容流浪的状态。
  • 蕙草:一种香草,象征高洁。
  • 莎鸡:一种鸟,啼鸣声清脆。
  • 伯道:指“伯道”(即隐士),常用来指代隐逸的生活。
  • 冯唐:唐代名士,代表成功和辉煌的年轻时代。
  • 青铜镜:古代的镜子,用于照面,象征自我反思。
  • 鬓底霜:鬓发中的白发,暗示衰老。

典故解析

  • 冯唐:冯唐是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常被后人提及,象征成功与美好的青春。
  • 伯道:隐士的代表,常用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元圭,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深时节,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借助夜晚的情境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的“孤灯照无寐”,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营造了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飘泊寄僧房”传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似乎在暗示着对归属感的渴望。

“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蕙草的清香与莎鸡的啼鸣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秋天的萧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苦。

“愁来嗟伯道,老去忆冯唐”,诗人以隐士和名士的对比,表达了对成功与隐逸生活的思考。他的愁苦不仅来源于个人的孤独,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诗人用“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清晨的自照让他意识到衰老,愈加厌恶自己白发的现实,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灯照无寐:在孤独的灯光下,无法入眠,暗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
  2. 飘泊寄僧房:流浪寄居在僧人的房子里,表现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3. 蕙草零秋露:秋天的露水湿润了蕙草,体现了自然的萧瑟。
  4. 莎鸡啼夜墙:夜晚的墙外,莎鸡啼鸣,增加了夜的静谧与孤独感。
  5. 愁来嗟伯道:感到愁苦,想起隐士伯道,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老去忆冯唐:年纪渐长,怀念青年冯唐的辉煌,体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晓把青铜镜:清晨照镜子,反映自我,象征对自身的审视。
  8. 生憎鬓底霜:看到鬓发中的白霜,产生厌恶,表达对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隐士与名士,表现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 意象:孤灯、蕙草、莎鸡等意象,营造出孤独与秋天的氛围。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漂泊、怀旧与衰老的主题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出对人生、时间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孤灯:象征孤独与思考。
  2. 蕙草:象征高洁与清新。
  3. 莎鸡:增添夜的静谧与孤独感。
  4. 青铜镜:象征自我反省与时间的流逝。
  5. 鬓底霜:象征衰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灯照无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2. “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中的“鬓底霜”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失落
    • C. 衰老
  3. 诗中提到的“冯唐”是指?

    • A. 隐士
    • B. 名士
    • C. 普通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秋夕》(杜甫)与《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在意境上均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杜甫在诗中通过夜色与自然景象展现个人的孤独与忧伤,而李元圭则通过对比隐士与名士的生活,反映出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浓厚的情感,展现了古诗的深刻内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元圭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吕】一枝花 丽情 【正宫】小梁州_朱颜绿鬓少 殿前欢·畅幽哉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双调】水仙子 田家 【双调】蟾宫曲_竹风过雨新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 殿前欢·楚怀王 溪口云 双槿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霓的词语有哪些 鸳绮 济弱扶危 齿字旁的字 包含台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期考 淡市 同字框的字 暴衣露盖 寸积铢累 两点水的字 岳阳金 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征西讨 八难三灾 纳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