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其二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时间: 2025-05-02 05:53:31

诗句

不见西湖堤畔柳,弄晴十里依依。

暖风搓动绿烟丝。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

忆昔六桥经凤辇,拟为春暗龙池。

画船维处恣游嬉。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31

原文展示:

不见西湖堤畔柳,
弄晴十里依依。
暖风搓动绿烟丝,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
忆昔六桥经凤辇,
拟为春暗龙池。
画船维处恣游嬉,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白话文翻译:

我在西湖堤边看不到柳树,
晴朗的天气里,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暖风轻轻拂动着绿烟般的柳丝,
宛如苏小那样,双双舞动着婀娜的身姿。
想当年我曾经乘凤辇经过六桥,
想要在春天时暗自游玩龙池。
画舫停在那儿尽情游玩嬉戏,
斜阳映照着烟雾,谁关心那断肠的时刻呢?

注释:

  • 西湖堤畔柳:西湖旁的柳树,象征着柔美和生命。
  • 弄晴十里依依:形容晴朗的天气里,柳条轻轻摇曳的样子。
  • 苏小:指苏州的小女子,象征着柔美的女子。
  • 六桥:指的是西湖的六座桥,历史悠久。
  • 凤辇:古代皇帝的车驾,象征着尊贵。
  • 春暗龙池:龙池是一个风景名胜,表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象征着游玩的乐趣。
  • 斜阳烟霭:夕阳照射下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断肠时: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惆怅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临江仙·其二 柳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文人多怀念往昔,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人借景抒情,追忆青春往事,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引子,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惆怅。开头一句“不见西湖堤畔柳”,引发读者对西湖的遐想,紧接着“弄晴十里依依”,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阳光下轻柔摇曳的画面。诗中通过温暖的春风、摇曳的柳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接下来的“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将柳树与美丽的女子相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可视化效果。苏小的舞姿仿佛与柳树相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在对过往的回忆中,诗人提到“忆昔六桥经凤辇”,用典故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往事的怀念。

结尾的“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沉浸在美好回忆中,却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人生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西湖堤畔柳:开篇即设问,表达对西湖柳树的思念。
  2. 弄晴十里依依:描写晴日里柳树轻轻摇曳的美丽景象,传达出自然的柔情。
  3. 暖风搓动绿烟丝:生动描写春风拂动柳丝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4.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用比喻将柳树和美丽女子联系起来,增强了诗的美感。
  5. 忆昔六桥经凤辇: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带有浓厚的历史感。
  6. 拟为春暗龙池:表达了对春天游玩的渴望和怀念。
  7. 画船维处恣游嬉:描绘游船嬉戏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8.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结尾展现了诗人的惆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柳树与女子相比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似乎具有人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西湖的柳景,诗人寄托了浓厚的情感,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西湖: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暖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景点是?

    • A. 西湖
    • B. 龙池
    • C. 六桥
    • D. 以上皆是
  2.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中的“苏小”指的是?

    • A. 苏州的美丽女子
    • B. 一种花
    • C. 一座山
    • D. 一种乐器
  3.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A. 柳树
    • B. 画船
    • C. 六桥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A. 苏州的美丽女子
  3.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赤壁赋》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使用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但更偏向于豪放的风格。
  • 《赤壁赋》:借景抒情,表现对历史的沉思,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 琴曲歌辞。湘妃 相和歌辞。长门怨 喜晴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送友人南游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游四窗 登吴古城歌 关门望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害群之马 懦弱 呀赫 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乌集之交 私字儿的字 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腾蹑 起因 几结尾的成语 包含黯的词语有哪些 劳身焦思 孔燕 韩信登坛 痛悔前非 釆字旁的字 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