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31
不见西湖堤畔柳,
弄晴十里依依。
暖风搓动绿烟丝,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
忆昔六桥经凤辇,
拟为春暗龙池。
画船维处恣游嬉,
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
我在西湖堤边看不到柳树,
晴朗的天气里,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暖风轻轻拂动着绿烟般的柳丝,
宛如苏小那样,双双舞动着婀娜的身姿。
想当年我曾经乘凤辇经过六桥,
想要在春天时暗自游玩龙池。
画舫停在那儿尽情游玩嬉戏,
斜阳映照着烟雾,谁关心那断肠的时刻呢?
陈霆,明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临江仙·其二 柳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文人多怀念往昔,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人借景抒情,追忆青春往事,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哀伤。
这首诗以柳树为引子,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惆怅。开头一句“不见西湖堤畔柳”,引发读者对西湖的遐想,紧接着“弄晴十里依依”,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阳光下轻柔摇曳的画面。诗中通过温暖的春风、摇曳的柳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接下来的“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将柳树与美丽的女子相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可视化效果。苏小的舞姿仿佛与柳树相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在对过往的回忆中,诗人提到“忆昔六桥经凤辇”,用典故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往事的怀念。
结尾的“斜阳烟霭,谁管断肠时”,则把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沉浸在美好回忆中,却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人生哲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西湖的柳景,诗人寄托了浓厚的情感,传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惆怅。
诗中提到的景点是?
“似同苏小,双舞斗腰肢”中的“苏小”指的是?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