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其一 春》

时间: 2025-04-30 22:20:30

诗句

香梦慵醒,绿云倦绾。

绮窗睡起晴光满。

垂杨才染几分黄,搓丝无力东风软。

梁燕双飞,林莺乍啭。

虾须半卷闲庭院。

画屏倚处暗思量,去年此日初相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30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春
作者:袁绶 〔清代〕

香梦慵醒,绿云倦绾。
绮窗睡起晴光满。
垂杨才染几分黄,
搓丝无力东风软。
梁燕双飞,林莺乍啭。
虾须半卷闲庭院。
画屏倚处暗思量,
去年此日初相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的慵懒与宁静。
在香甜的梦中醒来,看到绿云懒散地缠绕在一起。
在华丽的窗前,阳光明媚,照亮了整个房间。
垂柳才刚刚染上几分黄意,
柔和的东风轻轻拂过,仿佛没有力气。
燕子在梁上双双飞舞,林中的黄莺忽然啼叫。
庭院中的虾须草半卷,显得闲适而宁静。
倚靠在画屏旁,我暗自思量,
去年今天,我们初次相见的情景。


注释

  • 香梦:指甜美的梦境。
  • 倦绾:懒散地缠绕。
  • 绮窗:华丽的窗子。
  • 垂杨:指垂柳。
  • 搓丝无力:形容春风柔和,没有力量。
  • 梁燕:燕子在梁上。
  • 虾须:是一种草的名字,形态似虾须。
  • 暗思量:暗自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绶,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生活场景,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天,正值踏青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往昔相遇的怀念,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汇。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 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色和细腻情感的词作。开篇即以“香梦慵醒”引入,营造出一种慵懒的春日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与温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垂杨”、“梁燕”、“林莺”等,描绘了春日的生机,给人以鲜活的画面感。同时,诗人通过“去年此日初相见”,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思考,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词既有春天的惬意,又有浓浓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袁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香梦慵醒,绿云倦绾:梦醒时分,春意盎然,绿云懒散地缠绕,传达出一种慵懒的氛围。
    • 绮窗睡起晴光满:在华丽的窗前,阳光明媚,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垂杨才染几分黄:柳树刚刚开始变黄,暗示春天的生机。
    • 搓丝无力东风软:东风吹来,柔和而不强烈,表现出春天的温柔。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绿云倦绾”,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梁燕双飞,林莺乍啭”,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树: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燕子:象征爱情与归属。
  • 庭院:象征宁静与温馨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梦慵醒”表现了什么样的状态? A. 清醒的状态
    B. 慵懒的状态
    C. 激动的状态
    D. 惊恐的状态

  2. 诗描绘的自然景色有哪些? A. 沙滩
    B. 垂杨与燕子
    C. 冰雪
    D. 火山

  3. 诗中提到的“去年此日”指的是? A. 春天的开始
    B. 与朋友相聚的日子
    C. 诗人与某人的初次相见
    D. 节日庆典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袁绶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袁绶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则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春天的诗歌: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相关查询

南轩即目 定林寺夜起 寄诸佃楞 九日同严冬友诸景云王少陵汪䋚青杨上玉毕文澜金宋瑞登冶城山 化成庵 春风 峨嵋庵 武城县九日 送唐再可之任滇南 青县夜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乱撺 槐岳 包含吠的成语 无师自通 包含境的词语有哪些 指鹿作马 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遣的词语有哪些 皦日 齲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枵肠辘辘 蹑屩担簦 皿字底的字 目定口呆 不可乡迩 屏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