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坐用韵简刘朔斋洪云岩》

时间: 2025-05-07 06:16:34

诗句

一线春从地脉回,工夫先是到江梅。

雪边竟觉丰标别,曾向玉堂堂上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6:34

原文展示

一线春从地脉回,工夫先是到江梅。
雪边竟觉丰标别,曾向玉堂堂上开。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从大地的脉络中回归,最早到来的花是江边的梅花。
在雪的边缘,竟然感觉到梅花的独特风姿,曾经在玉堂之上绽放。

注释

  • 一线:指细微的、微弱的。
  • 春从地脉回:春天的气息从地下的脉络中逐渐回归,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来临。
  • 工夫先:工夫在这里指的是时间或时机。
  • 江梅:江边的梅花,特指生长在江边的梅树。
  • 丰标别:丰标,即丰姿,别有一番风味。
  • 玉堂:指华贵的厅堂,古代指达官贵人的住所。

典故解析

“玉堂”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达官显贵的住所,多用于描绘繁华与雅致的场景。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的象征,尤其是江梅,因其生长环境而显得更加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宗道,号曾伯,晚号李云。李曾伯以诗文见长,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江梅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崇尚与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和“梅”为主要意象,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的“一线春从地脉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来临,仿佛春气从地下悄然涌出,充满了生动的气息。接着“工夫先是到江梅”,指出梅花是春天最早的使者,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

在“雪边竟觉丰标别”一句中,诗人通过雪来襟的对比,突显了江梅的独特风姿。雪的洁白与梅花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梅花在寒冬中的坚强与美丽。“曾向玉堂堂上开”则将梅花的高贵与优雅与华丽的环境相结合,表现出梅花不仅美丽,更有其独特的身份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与梅花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线春从地脉回”:春天的气息细微而渐渐从地面上回归。
  2. “工夫先是到江梅”:梅花最早盛开的时间是春天的开始,在江边显得尤为突出。
  3. “雪边竟觉丰标别”:在雪的边缘,梅花的风姿显得特别鲜明。
  4. “曾向玉堂堂上开”:梅花曾在华丽的厅堂中绽放,表现出其高贵的气质。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被比喻为从地脉中返回的气息,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与江梅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的重新开始。
  • 江梅:代表着坚韧与优雅。
  • :象征寒冷与纯洁,形成与梅花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线春从地脉回”中的“一线”指的是: A. 一条线
    B. 微弱的春意
    C. 一条水流
    D. 一条道路

  2. 诗中“工夫先是到江梅”中的“工夫”指的是: A. 努力
    B. 时间
    C. 智慧
    D. 技巧

  3. 在诗中,雪与梅花的关系是: A. 对比
    B. 相同
    C. 反义
    D. 无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其情感更显沉重,常带有时局动荡的背景。
  • 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情感更加奔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曾伯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棠 闺怨 闺怨 古意 赓宋雪岩韵 甘露寺 枫桥寺 东山 钓台 次下竺僧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宝开头的成语 赤字旁的字 人伦并处 弓字旁的字 廉洁奉公 铁骑儿 履丝曳缟 军正 效犬马力 大模大样 情礼 三撇旁的字 骨格 孤筇 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