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其三 自和》

时间: 2025-04-27 20:32:23

诗句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

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

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清影遍神州。

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

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

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醉态醒堪羞。

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23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三 自和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
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
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
清影遍神州。
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
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
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
醉态醒堪羞。
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白话文翻译:

在四季中,最美的月亮就属中秋,
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个节日。
金色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水面,
这种美景自古以来难以遇到。
篝火和繁星逐渐隐去,
月光下的桂花海如冰天般清冷,
清晰的影子洒遍神州大地。
万象自有美丑,就像一面碧绿的镜子浮动。
曾经的苏东坡和张若虚,夸赞月色如玉,
写下了华丽的楼阁。
月亮已经见识了太多的人,
所以不怕雪花白头。
唯恐星斗移动,酒席结束,
醉态醒来让人羞愧。
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让月亮的光辉常驻西流?

注释:

  • 佳月:美好的月亮,指中秋之月。
  • 重中秋:指重视中秋节。
  • 金明水秀: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水景,金色的光辉与清澈的水面交相辉映。
  • 爝火:篝火,指庆祝时点燃的火焰。
  • 桂海:指月下的桂花海,寓意香甜的气息。
  • 素娥:指嫦娥,月宫里的仙女。
  • 参横斗转:指星星的移动和变化。
  • 兔魄:月亮的光辉,借指月亮本身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璧,号汀洲,宋代诗人,浙江人。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佳节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重视节日文化的情感。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水调歌头 其三 自和》在描绘中秋夜的美景同时,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篇通过“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的描写,立刻引入中秋节的主题,展现出一种普遍的欢庆氛围。接着,诗中描绘的“金明水秀竞爽”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月光与水面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

诗人运用“爝火繁星退敛”一语,形象地展示了节日庆典的热闹景象,随着夜色的加深,星光逐渐隐去,愈显得月光的清澈与明亮。这种由热闹到宁静的转变,恰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悟。在提及“素娥阅人多矣”时,诗人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丰富的历史与人情,强调了月亮见证了多少人的故事与感情。

全诗最后以“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作为结尾,表露出诗人渴望长久美好与超然境界的愿望,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追求永恒的启示,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
    诗人以“佳月”引出中秋,强调这一时节的美好。

  2. 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
    描述月光照耀下的水面,形容其美丽难得。

  3. 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
    篝火和星星渐渐隐去,月光照耀冰冷的桂花海。

  4. 清影遍神州。
    月影洒遍整个中国,展现大好河山的美丽。

  5. 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万物都有其美丑,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反映出真实。

  6.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
    提及历史诗人苏东坡和张若虚,赞美月色如玉,写作美丽的楼阁。

  7. 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
    月亮见证了许多人的故事,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8. 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
    担心星斗移动,夜宴结束,欢乐的时光即将逝去。

  9. 醉态醒堪羞。
    醉酒后的情态让人羞愧,表现了对人生的自省。

  10. 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渴望能掌握长生不老的仙术,让月光永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月亮“素娥”化,赋予其丰富的情感。
  • 对仗:如“金明水秀竞爽”和“爝火繁星退敛”,展现对称美。
  • 比喻:用“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比喻自然的真实与美丑。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短暂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美好、团圆的节日气氛,也是人们思念的寄托。
  • 桂花:代表着清香与高洁,寓意着美好的情感。
  • 星星:象征希望与梦想,常常与月亮相伴,增加了意境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调歌头 其三 自和》主要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 D) 元宵节
  2. 诗中提到“素娥”是指谁?

    • A) 嫦娥
    • B) 王母
    • C) 西王母
    • D) 观音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真仙术
    • C) 名声
    • D) 爱情

答案:

  1. B) 中秋节
  2. A) 嫦娥
  3. B) 真仙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以月夜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苏轼)与李曾伯的诗相比较,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哲理,而李曾伯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节日氛围的营造。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曾伯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偶成 鸟影度寒塘 拟上张丞相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好事近 千秋岁(贺莆守汪待举怀忠生日,汪报政将归,因以送之) 点绛唇 暮春山间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丿字旁的字 知常 爪字旁的字 姗姗来迟 口腹之累 血字旁的字 包含越的词语有哪些 杀气腾腾 鹄缨 臣字旁的字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杞国忧天 授手援溺 察度 几字旁的字 面面皆到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迷迷惑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