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45:20
石屏秋雨净,野树晚风微。
忽忆前溪好,应须踏月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景象:石屏上秋雨过后,空气清新,野外的树木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诗人忽然想起了前溪的美好景色,决定在月光下回去欣赏。
郑瑛,明代诗人,生活在明朝中期,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熏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地方,感受到秋雨后清新的空气和晚风的轻柔,激发起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秋夜泛舟 其三》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的思考和情感。诗的开头以“石屏秋雨净”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场景,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接着“野树晚风微”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气氛,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宁静。最后两句则引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应须踏月归”,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月光下返回那个美丽的地方,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秋夜泛舟的画面,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比秋雨后的清新与晚风的轻柔,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在郑瑛的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思考。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秋雨”象征着什么?
“踏月归”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风格上与郑瑛的《秋夜泛舟》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郑瑛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