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2:17
生查子 甲午上元效晏小山
蟾光尽意明,鬓影穿街隐。
帖子写宜春,争奈春无准。
枯坐拨炉灰,窗外凄风紧。
银汉是红墙,人远天涯近。
月光已经消逝,但心意依然明亮,
鬓发的影子在街道上隐隐约约。
帖子上写着“宜春”,但无奈春天并没有确切的时间。
我枯坐着拨弄炉灰,窗外的寒风呼啸而紧。
银河仿佛是红色的墙,人虽然远,但心却近。
龙榆生(1896-1943),字仲华,号榆生,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诗歌常融入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此诗创作于甲午年(1894年),正值元宵节,诗人借助节日的气氛,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春日美好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生查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对春光渴望的词作。整首诗在描写上极具细腻的观察力,月光的消逝、街道上的影子、帖子上的字句,无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中的“蟾光尽意明”,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消逝,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接着“鬓影穿街隐”,则巧妙地运用影子这一意象,表现了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隐秘。
诗人在“帖子写宜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但“争奈春无准”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透过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接下来的“枯坐拨炉灰”,更是显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寂寞感,窗外的“凄风紧”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的氛围。最后,“银汉是红墙,人远天涯近”一句,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空间的情感,尽管人身在远方,但心灵的距离却可以很近,流露出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思念。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生活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期待和人生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蟾光尽意明”中的“蟾”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诗中提到的“帖子”写的是哪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窗外凄风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