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2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末的南湖对菊花的感受。尽管黄花依然在庭院中盛开,令人怀念重阳节的来临。作者在栏杆上斜靠,醉意朦胧,夕阳西下,清冷的香气萦绕。感叹自己一生的放纵,欢歌笑语已经有数千场。白发早生,像是清霜降临。谁能相信自己已经懒散无力,只有禅房道室,黄卷僧床,陪伴着自己。把那些红妆粉黛抛弃,呼唤你东山归来,正好在松明竹篱的灯下。关上门,安心入睡,任人说我是痴傻又何妨。
张鎡,字子华,号江湖散人,出生于宋代。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生平经历不详,但他的许多作品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八声甘州》创作于九月末,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菊花的凋零和重阳的临近,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的情感是对自由和放纵的追求,同时也有对衰老的无奈。
《八声甘州(九月末南湖对菊)》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菊花的盛开与重阳节的关联,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的开篇,菊花依然繁茂,暗示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然而,随着重阳节的临近,作者却感到了一种惆怅和无奈,似乎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即将到来的衰老。
“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这一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醉意朦胧之中,夕阳西下,寒香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意境。在这里,诗人不仅在欣赏自然之美,也在思索人生的意义。
“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这句更是点出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白发的早生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像清霜一样让人心寒。接着,诗人自嘲“心情都懒”,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向往禅房道室的清净。
最后,诗人呼唤心中理想的归宿,展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张鎡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
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
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
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
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
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
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
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简单、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豪放生活的怀念。作者在惆怅与淡然之间,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最终选择在内心的宁静中找到自我。
《八声甘州》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白发欺人早”中,白发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山”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