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4
寄綦毋三
作者:李颀 〔唐代〕
新加大邑绶仍黄,
近与单车去洛阳。
顾眄一过丞相府,
风流三接令公香。
南川粳稻花侵县,
西岭云霞色满堂。
共道进贤蒙上赏,
看君几岁作台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大邑时的感慨,提到自己新近在大邑的生活依旧悠然自得,准备乘单车前往洛阳。在路过丞相府时,看到那里的风流景象令人向往。接着,作者描绘了南川的稻花和西岭的云霞,展现出自然的美丽。最后,诗人感慨大家都在期待进贤之路的荣耀,而不禁想知道你几岁能成为台郎(朝廷的官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颀,字常,号渔阳,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居长安。他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风格清新,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颀在唐代中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诗歌创作积极。李颀在生活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好,写下这首寄情于友人的诗。
李颀的《寄綦毋三》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前程的期许。诗中开篇以“新加大邑绶仍黄”引入,展示了大邑的生活气息和官场的繁忙,让人感受到都市的喧嚣与繁荣。接着“近与单车去洛阳”,则表现出诗人即将踏上旅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在路过丞相府时,诗人回眄一瞥,感受到那里的风流景象,或许是对权势与荣耀的向往。随后描绘南川的稻花和西岭的云霞,展现出自然的美丽,给人以心灵的愉悦,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征。
最后,诗人提到“共道进贤蒙上赏”,引人思考未来的荣华与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诗的结尾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给整首诗增添了温暖与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颀的《寄綦毋三》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权力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丞相府”主要代表什么?
A. 官场的繁忙
B. 自然的美景
C. 诗人的家乡
D. 朋友的住所
“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哪个方面的美丽?
A. 人文景观
B. 自然景色
C. 生活琐事
D. 情感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颀的《寄綦毋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美,前者更侧重于对友情和理想的寄托,后者则着重于对孤独和宁静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各有侧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