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39
原文展示:
晚次景州遇李颀给事吕文质进士 杨士奇 〔明代〕
下马郭西村,萧条尽掩门。 荒城明落景,独树出平原。 野水条侯墓,寒芜董氏园。 閒因访遗事,邂逅故人论。
白话文翻译:
我在景州下马,来到郭西村,只见村中门户紧闭,一片萧条。 荒废的城池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平原上孤零零地立着一棵树。 野外的河流旁是条侯的墓地,寒风中的荒草覆盖着董氏的园林。 我闲来无事,探访旧事,偶然间与故人相遇,一起谈论往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职,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景州的一次偶遇,通过对荒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下马郭西村,萧条尽掩门”直接点明了地点和环境,通过“萧条”和“掩门”两个词,传达出一种冷清和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荒城明落景,独树出平原”进一步以荒城和独树为意象,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后两句“野水条侯墓,寒芜董氏园”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增添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两句“閒因访遗事,邂逅故人论”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的留恋。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萧条尽掩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热闹的市集 B. 冷清的乡村 C. 繁华的都市 D. 繁忙的农田
“荒城明落景”中的“落景”指的是什么? A. 朝阳 B. 夕阳 C. 月光 D. 星光
诗中提到的“条侯墓”和“董氏园”分别是什么? A. 历史遗迹 B. 自然景观 C. 现代建筑 D. 神话传说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愁 D. 平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