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8
温泉
作者: 李溥光 〔元代〕
路傍蚬壳遍高原,
沧海生桑复几年。
妫汭旧名疑尚尔,
汉唐遗垒故依然。
断碑苔蚀有邻笔,
尚酝香飘玉液泉。
千古无从穷往事,
螺山叠翠冷摩天。
诗中描绘了温泉的景象和历史感。路旁的蚬壳在高原上随处可见,经过了多少年,沧海竟然变成了桑田。妫汭这个古老的地方名是否依然存在呢?汉唐时期的遗迹依旧矗立。断碑上被苔藓侵蚀的字迹旁,还有邻家的笔墨。那温泉的香气,犹如玉液般飘散。千古以来,无人能彻底穷尽往事,而螺山的翠绿在寒冷中直指天空。
作者介绍
李溥光,元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反映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他的诗风兼具古典韵味和生动的自然描写。
创作背景
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温泉这一自然景观,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
李溥光的《温泉》是一首充满历史深度与自然描绘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温泉的描写,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在首联中,“路傍蚬壳遍高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而“沧海生桑复几年”则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提到古老的地名妫汭和汉唐的遗迹,暗示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延续。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描绘景物,更是在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与怀念。通过“断碑苔蚀有邻笔”一句,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增添了诗句的情感厚度。
最后两联,诗人将温泉的香气与神秘的螺山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温泉这一自然景观,探讨了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溥光的《温泉》主要描绘了什么自然景观?
A. 海洋
B. 温泉
C. 山脉
D. 沙漠
诗中提到的“妫汭”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动物
D. 事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首诗均涉及历史与自然,但杜甫更强调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李溥光则更多地思考历史的沧桑与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