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隆州》

时间: 2025-08-01 04:41:13

诗句

歇马隆州借夕凉,壶中薄酒似酸汤。

城濠寨屋偏栽柳,市井人家却种桑。

官逼税粮多作孽,民穷田土尽抛荒。

年来士子多差役,隶籍盐场与锦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41:13

原文展示:

歇马隆州借夕凉,
壶中薄酒似酸汤。
城濠寨屋偏栽柳,
市井人家却种桑。
官逼税粮多作孽,
民穷田土尽抛荒。
年来士子多差役,
隶籍盐场与锦坊。

白话文翻译:

在隆州歇马,借着傍晚的凉风,
壶中薄酒喝起来像酸汤。
城里的濠沟和寨屋偏偏种上了柳树,
而市井的人家却种着桑树。
官府逼迫,税粮太多,造成了不少灾难,
百姓困窘,田地都快抛荒。
这些年来,读书人多被差遣,
他们的户籍被分配到盐场和织锦坊。

注释:

  • 隆州:古地名,今四川境内。
  • 歇马:指停下来休息。
  • 薄酒:指酒精浓度较低的酒。
  • 酸汤:形容酒味酸涩。
  • :水沟,城墙外的护城河。
  • 寨屋:指城中建筑。
  • 官逼:官府的压迫。
  • 税粮:指征收的粮食税。
  • 抛荒:荒废、弃耕。
  • 士子:读书人,科举考生。
  • 差役:被征召做劳役。
  • 隶籍:指户籍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以描写民生疾苦、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朴实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隆州》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借用隆州的地名,表达了对地方官府压迫与民众困境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歌鉴赏:

《隆州》一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景物,描绘出当时社会的沉重现实。诗的开头“歇马隆州借夕凉”,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环境,夕阳的余晖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夜晚增添一丝清凉。然而,接下来的“壶中薄酒似酸汤”却打破了这种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在描写城市的同时,诗中提到的“城濠寨屋偏栽柳,市井人家却种桑”,生动地对比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凋零。柳树象征着柔弱、无助,而桑树则是农民生计的来源,这一对比揭示了官府的压迫使得农田荒废,民众生活困苦的现实。

“官逼税粮多作孽,民穷田土尽抛荒”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当时官民关系的批判,反映了士人对民众疾苦的同情。诗的末尾提到“年来士子多差役”,显示了士人被迫参与到盐场和锦坊的劳作,突显了社会的压迫感。

整首诗以深切的社会关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呈现出一个生动、真实的社会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歇马隆州借夕凉:在隆州停下马车,享受傍晚的凉风。
  2. 壶中薄酒似酸汤:壶里的酒味道淡薄,喝起来却像酸汤,暗示情感的苦涩。
  3. 城濠寨屋偏栽柳:城市的护城河和房屋旁种植了柳树,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
  4. 市井人家却种桑:而市井居民却忙于种植桑树,象征着生计的希望。
  5. 官逼税粮多作孽:官府的压迫造成了对税粮的无情征收,带来灾难。
  6. 民穷田土尽抛荒:百姓困苦,土地被抛弃,经济困境严重。
  7. 年来士子多差役:近年来,读书人多被差遣,劳役成为常态。
  8. 隶籍盐场与锦坊:他们的户籍被分配到盐场和织锦坊,失去了自由。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薄酒比作酸汤,传达出心中的苦涩与无奈。
  • 拟人:通过景物描绘,赋予其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隆州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官府的压迫和民众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主题在于揭示社会的不公与人们的苦难,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凉:象征着宁静与希望,暗示诗人渴望的安宁。
  • 柳树:象征着柔弱无助,也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桑树:象征着农民的生计与希望,代表着平民的辛勤与无奈。
  • 薄酒:象征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士子:象征着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酒”比作什么?

    • A. 酸汤
    • B. 清水
    • C. 甜酒
    • D. 酒浆
  2. “官逼税粮”中的“逼”字可以理解为:

    • A. 召唤
    • B. 迫使
    • C. 鼓励
    • D. 提供
  3. 诗人对士子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讽刺
    • C. 同情
    • D.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中杜甫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与汪元量对民生疾苦的关注相呼应,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万岁楼 朝来曲 九日登高 旅望 / 出塞行 太湖秋夕 青楼怨 西宫秋怨 重别李评事 听流人水调子 西宫春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骥出枥 负薪构堂 淘货 再籍 豕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牢城 向结尾的成语 鞭墓戮尸 包含箬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十二月党人起义 进贤黜奸 因私枉法 角字旁的字 包含聒的词语有哪些 捞捞搭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