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7:58
秋郊
作者:刘因 〔元代〕
行过青林径欲还,
谁家茅屋在林间?
云初涌出半含雨,
风渐吹开微露山。
世味尝来知懒贵,
物华老尽觉秋闲。
天开胜境为诗敌,
未许幽人稳闭关。
我走过青翠的林间小道,正想要回去,
不知道哪家茅草屋藏匿在林间?
云彩刚刚涌出,似乎还带着雨意,
风渐渐吹开山间微微的露水。
经历了世间的种种滋味,我知道了懒惰并不珍贵,
物质享受渐渐消逝,感到秋天的悠闲。
大自然的美好风景成了我的诗歌对手,
不让隐居的人安稳地闭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表达了隐逸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体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因,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风格多样,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郊》创作于秋季,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此时社会动荡,诗人对世事的思考与自然的感受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秋郊》是一首以秋天为背景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山林间游走时的感悟与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宁静的秋日风景,青林小径与茅屋的结合,仿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云雨与微露的意象,表现了秋天的气候和自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反思了世俗生活的种种滋味,认为这些并不值得珍惜。随着物质的减少,诗人意识到内心的闲适与安宁。最后两句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感叹自然的美好和诗歌的力量,认为大自然的胜境是诗人创作的敌人,隐居者不应安于闭关,而要走出门去感受世界。
整首诗在意象的安排上浑然天成,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秋天的赞美,又有对世俗的淡然,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自我情感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思了世间的繁华与内心的追求,强调了隐逸与生活的平衡,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茅屋”是什么意思?
A. 高楼大厦
B. 用茅草建造的屋子
C. 城市的别墅
D. 现代公寓
在诗中,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非常珍视
B. 感到懒惰不贵
C. 追求财富
D. 迷恋名利
“天开胜境为诗敌”中的“胜境”指的是什么?
A. 诗歌的主题
B. 美好的自然风光
C. 诗人的创作灵感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自然描绘与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反映出各自的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