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2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21:41
城楼待雨
刘因 〔元代〕
雨入江楼势欲吞,
雷轰何止语难闻。
未忧彼岸将为壑,
只恐吾山尽化云。
风伯为谁能却敌,
物华依旧叹如焚。
百年人事今如此,
猛拍阑干怨夕曛。
雨水从江楼涌入,似乎要将一切吞噬,
雷声轰鸣,难以听清言语的声音。
我并不担心彼岸的河流会成为深渊,
只怕我的山头终将化为云雾。
风神又为谁能抵挡,
自然的风光依旧,令人感到悲伤如焚。
百年的人事变化如此,
我猛拍栏杆,怨恨这黄昏的沉寂。
刘因,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城楼待雨》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忧虑与挣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映射出对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
《城楼待雨》是一首充满氛围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即将来临的暴雨场景。诗的开头“雨入江楼势欲吞”,生动地描绘了雨水的汹涌与压迫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即将被淹没的江楼之中。接着,诗人以“雷轰何止语难闻”表达了雷声的震撼和内心的无奈,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被这自然的力量所淹没。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而对未来的忧虑进行反思,“未忧彼岸将为壑”,这是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对未来深渊的恐惧。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在“风伯为谁能却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自然的强大,个体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
最后,诗人以“百年人事今如此”总结了人生的变迁,猛拍栏杆的动作,象征着对命运的不满与抗争。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哲学思考,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深刻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描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雪
B. 雨
C. 风
D. 霜
“风伯”指的是什么?
A. 一位诗人
B. 风的神灵
C. 一种自然现象
D. 一种植物
诗人拍打栏杆的原因是什么?
A. 对黄昏的怨恨
B. 想要引起注意
C. 对风的愤怒
D. 想要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