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7:55
满江红 吊向烈女墓
作者: 陆进 〔清代〕
蔓草荒烟,问谁氏断碑磨灭。
争道是向家幼女,持贞矢节。
待字年时身未嫁,于归欲赋夫先没。
却等閒不说未亡人,心如铁。
私恩少,情偏切。
大义凛,志尤决。
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
地下青燐应烈焰,闺中红粉成英杰。
只年年寒食杜鹃啼,流红血。
这首诗描绘了荒草丛生的墓地,问谁的墓碑已经磨灭。人们争论着那位持贞节的幼女是向家的人。她在待嫁的年纪,未婚先丧夫,心中只存有对亡夫的思念,却无人提及未亡人的苦楚,心如铁石。她的私人恩情少,而情感却更加深切。她对大义的坚持坚定,志向也更加决绝。她将满腔的孤愤倾注其中,伤痕累累。地下的青烟应当燃烧着烈焰,闺中的红颜却已化为英杰。每年寒食时节,杜鹃啼鸣,流淌的是她的鲜血。
作者介绍:陆进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历史、社会和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忠贞和大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满江红》是在对一位烈女的悼念中写成,反映了对贞烈女性的崇敬与同情。诗人通过烈女的事迹,表达了对忠贞和大义的追求,同时也对社会中对未亡人境遇的冷漠表示不满。
这首诗以悲壮的情感和激昂的语言,展现了对烈女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蔓草荒烟”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立即引发读者对墓地的联想。接下来的“问谁氏断碑磨灭”,则传达了对这位烈女身份的疑问,表现出社会对她的遗忘。诗中反复提到的“持贞矢节”不仅表现了烈女的忠贞,也暗示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限制。
全诗的情感愈加激烈,尤其是在“尽满腔孤愤,刀痕迸裂”一句中,诗人将烈女的悲愤与坚贞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最后的“流红血”则是对她英勇牺牲的强烈呼应,突显了诗人对烈女精神的赞美与对人生苦难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烈女的悼念,表达了对忠贞与大义的崇敬,同时也对社会冷漠和对女性的压迫表示抗议,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持贞矢节”指的是?
诗中“私恩少,情偏切”表达了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流红血”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