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2:43
当日昏庸,委飞建中兴致绩。何须信谗谋害正,妄加罗织。致使忠臣蒙显戮,反将憸士称良弼。把贞邪颠倒乱朝纲,冤沉黑。也屡谏,求和失。也屡辩,战征得。想天心厌宋,使伊卖国。唾手君亲仇莫复,誓心天地功难立。纵遗留手敕至今传,嗟何及。
当年昏庸的统治者,毁掉了岳飞的中兴事业。何必相信谗言,阴谋害人,随便编织罪名,使忠臣蒙冤被杀,反而让奸佞之士称为良臣。正邪颠倒,混乱了朝政,冤屈沉重。即使多次谏言,求和却失利;即使多次辩护,战斗却无所获。想天意厌恶宋朝,使得他卖国求荣。如今君亲之间的仇恨已无可挽回,立下的誓言和功绩难以实现。即使遗留下来的手敕至今仍在传颂,唉,这又有什么用呢?
本诗提及的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因忠诚而被后世铭记。诗中提到的手敕是指宋高宗赐予岳飞的诏令,象征着对岳飞的重用与期望,但也反映出政治的黑暗与忠臣的悲剧。
作者介绍:丁之翘,清代诗人,以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忠臣烈士的怀念与悲痛。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对岳飞的历史反思中创作的,表现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忠臣遭受冤屈的愤慨与惋惜。社会动荡,忠诚与背叛交织,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对忠臣岳飞的崇敬与对当时政治腐败的痛心。诗人以强烈的情感,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忠臣与奸佞之间的巨大反差。诗中提到的“昏庸”与“忠臣”,展现了国家治理的无能与人民的悲惨命运。诗人在叹息中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语言上严谨而有力,情感上激昂而沉痛,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忠臣之道的坚定信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忠臣”与“奸佞”的对比,突显出社会的黑暗与人心的险恶。同时,情感的激烈通过排比句式得到加强,使得诗歌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臣岳飞的怀念与对政治腐败的愤怒,揭示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昏庸”是指什么?
岳飞在诗中被称为:
诗人对手敕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