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46:06
沁园春
作者: 寇梦碧 〔近代〕
三千世界,十二辰虫,作如是观。
甚忽南忽北,兔能营窟,时钗时弁,狐竟通天。
宛转秋心,瞢腾春思,蘋末风生井底澜。
千秋恨,枉惠斋才调,一例蒙冤。
也曾爨演梨园,奈生旦相逢各暮年。
笑优孟场中,虚调琴瑟,叔虞祠畔,浪配姻缘。
纸上娇花,床头病骨,打碎葫芦定爽然。
凭谁力,待唤醒痴梦,勘破情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观,诗人在南北的变化中观察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兔子可以居住在洞穴中,狐狸甚至可以通天,暗示了世事的奇妙与不可思议。诗人在秋天的思绪和春天的幻想中徘徊,仿佛在平静的井底看到波澜。千古以来的遗憾与怨恨,尽管才华横溢却也遭受误解。曾经在梨园中演出,如今却见生死离合,感叹时光的无情。虽然在戏台上欢笑,却也知道背后的虚假与无奈。纸上的花朵再美丽,病痛的身躯却无法享受,打破了理想的美好。最后,诗人呼唤谁来唤醒沉睡的梦,拨云见日,破解情感的难题。
寇梦碧,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世俗生活的无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艺术的追求及对情感的迷惘。
《沁园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变化的世界。诗中的“兔能营窟,狐竟通天”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亦反映出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诗人在不同的季节中游走,感受到秋天的沉重与春天的期待,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起伏与情感的交织。
“千秋恨,枉惠斋才调”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无奈与对历史的反思,强调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同时,梨园的生旦相逢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欢笑与泪水交织。诗的结尾,诗人渴望有人能唤醒沉睡的梦,展现出对真理与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与艺术的深思熟虑,蕴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
三千世界,十二辰虫,作如是观。
甚忽南忽北,兔能营窟,时钗时弁,狐竟通天。
宛转秋心,瞢腾春思,蘋末风生井底澜。
千秋恨,枉惠斋才调,一例蒙冤。
也曾爨演梨园,奈生旦相逢各暮年。
笑优孟场中,虚调琴瑟,叔虞祠畔,浪配姻缘。
纸上娇花,床头病骨,打碎葫芦定爽然。
凭谁力,待唤醒痴梦,勘破情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对艺术与情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对真理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兔能营窟”说明了什么?
“千秋恨,枉惠斋才调”暗示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诗人呼唤谁来唤醒沉睡的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