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6:13
沁园春
作者: 崔中 〔宋代〕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
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
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
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
收功了,把三才全理,一贯全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静谧与外界的动荡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的“自己阳生”象征着生命的自我觉醒,而“静极动时”则暗示着在极度安静中孕育着变化的可能。“默地雷微震”暗指内心的波动与感悟,接着提到“天心朗彻”,意味着心灵的明亮与清晰。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描述了内心的真实与灵动,表达了对自然本源的感悟。“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以自然景象来比喻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壮丽。接下来的“中中二土成圭”则可以理解为天地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几句提到“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圆满与统一,表达了追求真理与内心平和的决心。
崔中,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注重内心的修炼与对宇宙的思考,融汇了道教与儒家的思想。
《沁园春》是崔中在修行过程中对自然与内心的感悟,反映了宋代对道教思想的重视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沁园春》是一首将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体验交织在一起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宇宙的感悟,强调了内心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诗人以“阳生”开篇,意在表达人生的自我觉醒,而后通过“静极动时”的对比,展示了内外世界的关系,暗示在静谧中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接下来的意象如“默地雷微震”“天心朗彻”,生动地描绘了内心的波动与明晰,揭示了内在的真实与灵动。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通过对壮丽自然的描绘,展示了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力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既有内心的宁静,也有对外界的深刻观察,最后以“收功了,把三才全理,一贯全归”收尾,表达了对修行成果的自豪与对宇宙真理的归属感。
自己阳生,正是中虚,静极动时。
自我觉醒,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暗示在平静中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动荡。
默地雷微震,冲开玉户,天心朗彻,放下帘帏。
内心的微妙波动和领悟,象征着打开内心的窗户,迎接明亮的思想。
真火冲融,灵泉复凑,不昧谷神何险危。
真实的内在激情与智慧的结合,让人不畏艰难险阻。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壮丽仿佛同一气象,展现出一种壮观而和谐的画面。
中中二土成圭。意眷恋浓如母护儿。
强调天地的和谐与个人情感的深厚,犹如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这恍惚真容,不空不色,窈冥妙象,无识无知。
描述一种超越形象的真理状态,体现出一种无我无知的境界。
命住丹圆,全真体道,奋志精修休自迟。
修行达到圆满,强调对真理的追求与内心的坚定。
收功了,把三才全理,一贯全归。
表达修行的成果与对宇宙真理的归属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选择题: “阳生”在诗中指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真火”象征着__。
判断题: 诗中强调内心宁静与外界动荡之间的关系。 (对/错)
对比崔中的《沁园春》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思考,但崔中的诗更强调道教的内在修炼,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偏向于对人生的感慨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