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江心文信国公祠,感明季钱希声学士题词事》

时间: 2025-05-04 02:44:59

诗句

来雪何年,终风且暴,尽够思量。

忆当日黉宫,教忠劝孝,昔年邻县,撰杖登堂。

文献无征,山川不说,仅向四明吊国殇。

真羞死,昧勤王父子,无命林张。

心伤古庙雎阳。

忍嚼齿穿龈事勿忘。

叹鹤田残墨,当余惘惘,龙翔御座,久付茫茫。

剪水量沙,抚今吊古,抔土中川引恨长。

我何恨,怅腥膻虽涤,举国犹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4:59

原文展示

沁园春·江心文信国公祠,感明季钱希声学士题词事
作者: 梅冷生

来雪何年,终风且暴,尽够思量。
忆当日黉宫,教忠劝孝,昔年邻县,撰杖登堂。
文献无征,山川不说,仅向四明吊国殇。
真羞死,昧勤王父子,无命林张。
心伤古庙雎阳。忍嚼齿穿龈事勿忘。
叹鹤田残墨,当余惘惘,龙翔御座,久付茫茫。
剪水量沙,抚今吊古,抔土中川引恨长。
我何恨,怅腥膻虽涤,举国犹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回忆往昔的岁月,感慨历史的变迁。词人思索着何时才会有瑞雪降临,风暴又何时才能平息。忆起当年在学堂中,教导忠诚与孝道的日子,与邻县的旧友一起登堂入室。如今文献已经无迹可寻,山川也无法诉说,只能向四明山寄托对国家亡魂的哀悼。更令我羞愧的是,王父子为了国家的辛劳却无所收获,而林和张也未能命尽在此。心中对古庙的哀伤难以忘怀,牙齿咬穿了嘴唇,却依旧无法忘却那段过往。叹息鹤田的残墨,内心只余惘然,龙在天上飞翔,早已被遗忘在茫茫的历史中。现在我在水边量沙,抚今追昔,抔土在河中引发长久的怨恨。我所恨的,是纵使腥膻的气味已经消散,举国上下依旧狂妄无知。

注释

  1. 黉宫:古代书院或学校的称谓。
  2. 忠劝孝:强调忠诚与孝道的教育。
  3. 四明:指四明山,地名,寓意哀悼的地方。
  4. 文献无征:文献已经无迹可寻。
  5. 林张:指历史上忠臣,具体是指林则徐与张之洞等人。
  6. 古庙雎阳:古庙名,意为对历史的追悼。
  7. 剪水量沙:比喻时间的流逝及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冷生,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富有历史感和情怀,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国破家亡之时,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重的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词人对明季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开篇以“来雪何年”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且孤独的氛围,似乎在等待一个能够带来希望的时刻。在追忆往昔的同时,词人对忠孝教育的怀念令人感动,表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接着,词人提到文献的消逝和忠臣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通过“真羞死”一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同时,古庙的哀伤与鹤田的残墨,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断裂,词人对过去的缅怀与痛惜不言而喻。

最后,词人以“我何恨”作结,虽经历了历史的波折与个人的苦楚,但社会的狂妄与无知让人心痛,造成了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深刻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雪何年:设问,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 忆当日黉宫: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强调对教育的怀念。
  • 文献无征:感叹历史的遗忘,无迹可寻。
  • 心伤古庙雎阳:表达对历史的哀痛。
  • 忍嚼齿穿龈事勿忘:对痛苦的铭记与不忘。
  • 剪水量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历史的追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剪水量沙,抚今吊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龙翔御座”,象征权力与历史的遥远。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历史的追思与国家命运的忧虑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与对国家前途的迷茫,情感深沉且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希望。
  • 古庙: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四明:代表着对国家的哀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黉宫”,指的是什么?

    • A. 学校
    • B. 宫殿
    • C. 庙宇
    • D. 市场
  2. “心伤古庙雎阳”中“古庙”象征什么?

    • A. 文化遗产
    • B. 国家命运
    • C. 个人情感
    • D. 历史的沧桑
  3.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如何?

    • A. 崇敬
    • B. 嘲讽
    • C. 忽视
    • D. 恐惧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村居》: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反映社会的安定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冷生的《沁园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梅冷生更注重个人历史的追思,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现状与未来。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梅冷生研究资料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灞上秋居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章台夜思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与诸子登岘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搭两用 吃喝嫖赌 拿印把子 皮字旁的字 拧转 秋月春风 斗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洄游 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熨衣 燃火 鬲字旁的字 触而即发 包含唱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疾痛惨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