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4:59
沁园春·江心文信国公祠,感明季钱希声学士题词事
作者: 梅冷生
来雪何年,终风且暴,尽够思量。
忆当日黉宫,教忠劝孝,昔年邻县,撰杖登堂。
文献无征,山川不说,仅向四明吊国殇。
真羞死,昧勤王父子,无命林张。
心伤古庙雎阳。忍嚼齿穿龈事勿忘。
叹鹤田残墨,当余惘惘,龙翔御座,久付茫茫。
剪水量沙,抚今吊古,抔土中川引恨长。
我何恨,怅腥膻虽涤,举国犹狂。
这首词回忆往昔的岁月,感慨历史的变迁。词人思索着何时才会有瑞雪降临,风暴又何时才能平息。忆起当年在学堂中,教导忠诚与孝道的日子,与邻县的旧友一起登堂入室。如今文献已经无迹可寻,山川也无法诉说,只能向四明山寄托对国家亡魂的哀悼。更令我羞愧的是,王父子为了国家的辛劳却无所收获,而林和张也未能命尽在此。心中对古庙的哀伤难以忘怀,牙齿咬穿了嘴唇,却依旧无法忘却那段过往。叹息鹤田的残墨,内心只余惘然,龙在天上飞翔,早已被遗忘在茫茫的历史中。现在我在水边量沙,抚今追昔,抔土在河中引发长久的怨恨。我所恨的,是纵使腥膻的气味已经消散,举国上下依旧狂妄无知。
作者介绍:梅冷生,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富有历史感和情怀,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国破家亡之时,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这首《沁园春》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重的个人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词人对明季历史的追忆与反思。开篇以“来雪何年”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且孤独的氛围,似乎在等待一个能够带来希望的时刻。在追忆往昔的同时,词人对忠孝教育的怀念令人感动,表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接着,词人提到文献的消逝和忠臣的无奈,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通过“真羞死”一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同时,古庙的哀伤与鹤田的残墨,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断裂,词人对过去的缅怀与痛惜不言而喻。
最后,词人以“我何恨”作结,虽经历了历史的波折与个人的苦楚,但社会的狂妄与无知让人心痛,造成了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深刻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历史的追思与国家命运的忧虑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与对国家前途的迷茫,情感深沉且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黉宫”,指的是什么?
“心伤古庙雎阳”中“古庙”象征什么?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