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 其十七 李渭清赠龙须一茎赋此酬之》

时间: 2025-05-05 07:33:36

诗句

为问何年,龙战山东,堕此长须。

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贮之勺水,便化江湖。

今也卷然,手携在箧,犹见虬髯气色殊。

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

顾君赠我何如。

好准备尊前牙杖需。

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鱼须甚壮,亦树旌旟。

差胜衰翁,白髭似戟,不中卢仝唤作奴。

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36

原文展示:

为问何年,龙战山东,堕此长须。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贮之勺水,便化江湖。今也卷然,手携在箧,犹见虬髯气色殊。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顾君赠我何如。好准备尊前牙杖需。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鱼须甚壮,亦树旌旟。差胜衰翁,白髭似戟,不中卢仝唤作奴。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

白话文翻译:

不知道是哪一年,龙在山东战斗,掉下了这根长须。从前这根须在尺木上曾经阶梯般攀升,能兴起云雨,储藏在勺水中,便能化作江湖。如今卷起,手中握在箱里,仍然能看到那虬髯的神采不同。还恨未能,去九仙馆里,捋取羊珠。你赠送我的又如何呢?好准备好尊前的牙杖。算起来虾须虽然细小,但可以编成帘箔;而鱼须则强壮,亦可以做成旗帜。比起衰老的老翁,白须如戟,不如卢仝叫我作奴。自己却笑,吟成五字,剩下几根须无。

注释:

  • 龙战山东:指龙在山东一带战斗,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 长须:这里指代龙的须,象征着神秘和威严。
  • 尺木:用尺子量的木材,古代也可用作阶梯。
  • 云雨:象征着风调雨顺,具备能力。
  • 九仙馆:道教的仙人居所,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 羊珠:形容美好的东西,可能是指珍贵的礼物或心意。
  • 虬髯:形容龙须的曲折,象征着风采和气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尤侗,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尤侗受到朋友赠送的龙须之后,表达了他对龙须的赞美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尤侗的《沁园春 其十七》以龙须为线索,展开了对自然、友谊及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首先通过龙的形象引入,强调了力量与神秘的结合,展现了龙战山东的壮丽场景。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透过龙须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龙须从曾经的荣耀到如今的卷起,象征着无论多么辉煌的事物终将归于平淡,令人深思。

同时,诗中的细节描写不乏趣味,诗人用虾须和鱼须的对比,表达了对不同事物的欣赏与思考。虾须虽细,但能编成帘子,而鱼须虽壮,却也能成为标志,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后,诗人在对比中自嘲,显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尽管生命有限,但仍能从中找到乐趣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尤侗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索,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为问何年,龙战山东,堕此长须。":开篇提问,追溯龙的来历,暗示其伟大与历史。
    • "曾阶于尺木,能兴云雨,贮之勺水,便化江湖。":龙须曾经有如此伟大的力量,暗喻曾经的辉煌。
    • "今也卷然,手携在箧,犹见虬髯气色殊。":如今的龙须已卷起,依然保留着不凡的气质。
    • "还恨未,向九仙馆里,捋取羊珠。":对未能取得更高的成就感到惋惜,同时暗含对友谊的渴望。
    • "算虾须虽细,可编帘箔,鱼须甚壮,亦树旌旟。":通过比较不同的须,表达对生活多样性的理解。
    • "差胜衰翁,白髭似戟,不中卢仝唤作奴。":自我调侃,表现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幽默。
    • "却自笑,看吟成五字,剩数茎无。":最后以自嘲收尾,显示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须比作强大的力量与气势,展现其威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物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通过对比、调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龙须:象征力量与神秘,代表着生命中的辉煌。
  • 虾须与鱼须:分别象征生活中的细小与壮大,反映生活的多样性。
  • 白髭:象征衰老,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战山东”暗示了什么? A. 龙的力量
    B. 龙的衰老
    C. 龙的形象
    D. 龙的消失

  2. “虾须虽细,可编帘箔”这句说明了什么? A. 细小的东西也有用处
    B. 强壮的东西更重要
    C. 所有的东西都是无用的
    D. 生活中没有小的东西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唐代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生哲思。
  •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但尤侗更倾向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关于尤侗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古诗词鉴赏》: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徐玑五首 筠州郡庠山亭 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 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 京华病后 缙云县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羊杜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移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以计代战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守把 虎劲 鳥字旁的字 锼镂 时移势易 齒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鹿字旁的字 依依难舍 渺莽 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中冓之言 解铃还是系铃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