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19
沁园春·明月呈规
作者: 佚名 〔宋代〕
明月呈规,祥烟非雾,载符梦铃。
记前时已庆,人间鸑鷟,今番再见,天上麒麟。
知是于门,功标紫府,夜半仙官敕五丁。
亲送与,向君家作个,难弟难兄。
绝奇不数徐卿。
看他日名登千佛经。
正翁翁矍铄,婆婆老福,薰修觉海,结果初成。
自愧空词,不酬杯水,汤饼难充堂上宾。
无功也,这犀钱玉果,敢望平分。
全诗翻译:
明亮的月亮呈现出美丽的形状,祥和的烟雾不是迷雾,承载着梦中的铃声。回忆以前的庆祝,人间的鸑鷟(即欢快的鸟儿),今天再次相见,天上的麒麟(象征吉祥)。我知道这是在门前,功业标志着紫府(仙界),夜半仙官敕命五位神灵。特意送给你,愿你在家中如同兄弟般亲密。绝世的奇才不似徐卿(指徐志摩)。期待他日名登《千佛经》。正如那位老翁精神矍铄,老奶奶享受福气,熏陶修行如海,终于结出了果实。自愧才华空乏,无法酬谢这杯水之情,汤饼难以充饥堂上宾客。功劳不在,此时的犀钱玉果,怎敢奢求均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诗人。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期,诗歌风格多样,题材丰富。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为庆祝某个特殊的节日或个人的成就而作,表达了对吉祥和幸福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感情的真挚。
这首《沁园春·明月呈规》以明月为引,开篇便展现出一种祥和的气氛,诗人通过对月亮和祥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诗中提到的人间鸑鷟和天上麒麟,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夜半仙官的敕令,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似乎在表达对友人和自身成就的祝愿。
整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比人与神、凡与仙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在后半部分,提到自愧空词、汤饼难充堂上宾,显示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不自信。诗中不仅有对过去的怀念,还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谦虚态度,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鸑鷟”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亲送与,向君家作个”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