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后二绝句 其二》

时间: 2025-07-29 10:20:28

诗句

竹树翛然亦雨馀,便疑秋已到林居。

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0:20:28

原文展示:

雨后二绝句 其二 赵蕃 〔宋代〕

竹树翛然亦雨馀,便疑秋已到林居。 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竹树显得格外清幽,我几乎怀疑秋天已经悄悄来到了我的林间居所。 只可惜没有新月悬挂在夜空,只有清风徒劳地为我扫除尘埃。

注释:

  • 翛然:形容自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 雨馀:雨后。
  • 林居:指作者的居所,周围有树林。
  • 新月:初出的月亮。
  • 霄:天空。
  • 空遣:徒劳地派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雨后观察自然景色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秋天到来的期待和对夜晚缺少月光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竹树的清幽和秋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翛然”一词,形容了竹树在雨后的自然状态,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而“恨无新月当霄挂”则透露出作者对夜晚缺少月光的遗憾,这种遗憾并非消极,而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竹树翛然亦雨馀”,通过“翛然”形容竹树在雨后的自然状态,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第二句“便疑秋已到林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到来的期待,几乎怀疑秋天已经悄悄来到了他的林间居所。
  • 第三句“恨无新月当霄挂”,透露出作者对夜晚缺少月光的遗憾,这种遗憾并非消极,而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第四句“空遣清风为扫除”,以清风扫除尘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空遣清风为扫除”中的“空遣”赋予了清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比:诗中对新月的渴望与清风的徒劳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雨后竹树的清幽和秋天的到来,以及对夜晚缺少月光的遗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竹树: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新月: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清风:象征着宁静和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翛然”一词形容了什么? A. 竹树在雨后的自然状态 B. 秋天的到来 C. 新月的美丽 D. 清风的清新 答案:A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遗憾? A. 没有竹树 B. 没有秋天 C. 没有新月 D. 没有清风 答案:C

  3. 诗中的“空遣”是什么意思? A. 徒劳地派遣 B. 有效地派遣 C. 愉快地派遣 D. 悲伤地派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雨后二绝句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二十日潘德舆招饮海山仙馆即事有作 其一 题程木庵所藏彝器拓本 解嘲 同子毅弟早起至岱顶 沪上杂书 山雨·短笠团团避 古别离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青雀歌 杂曲歌辞。古别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史 见字旁的字 佛子 所如 豕字旁的字 包含减的成语 青泥坂 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啸聚山林 臼字旁的字 簪缨之族 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破砂锅问到底 多吃多占 悦和 音字旁的字 包含丸的成语 毛头小子 包含觌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