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沪上杂书》

时间: 2025-05-02 01:51:24

诗句

新闸才开老闸过,楼台金碧照江波。

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1:24

原文展示:

沪上杂书 何绍基 〔清代〕 新闸才开老闸过,楼台金碧照江波。 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新闸刚刚开启,老闸已经过去,金碧辉煌的楼台倒映在江波之中。忧愁的风和沉闷的雨让人无法入睡,海国的鬼气平分秋色,显得格外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闸、老闸:指上海的闸北地区,新闸和老闸是该地区的两个地名。
  • 金碧:形容楼台的华丽。
  • 江波:指黄浦江的水波。
  • 愁风闷雨:形容天气阴沉,给人以忧愁的感觉。
  • 海国:指上海,因其地处海边。
  • 鬼气:比喻不祥之气或阴森的气氛。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鬼气”一词可能暗指当时社会的不安定或人们心中的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此诗可能创作于何绍基在上海期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安定因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何绍基观察到上海的繁华与不安定并存的社会现象后所作,通过描绘新闸与老闸的对比,以及楼台的金碧辉煌与愁风闷雨的反差,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新闸与老闸的景象,以及楼台的金碧辉煌与愁风闷雨的反差,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不安定并存的社会现象。诗中的“愁风闷雨”和“鬼气”等词语,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具体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闸才开老闸过”:新闸刚刚开启,老闸已经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 “楼台金碧照江波”:金碧辉煌的楼台倒映在江波之中,描绘了上海的繁华景象。
  • “愁风闷雨人无寐”:忧愁的风和沉闷的雨让人无法入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 “海国平分鬼气多”:海国的鬼气平分秋色,显得格外多,暗指社会的不安定和人们心中的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闸与老闸的对比,以及楼台的金碧辉煌与愁风闷雨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愁风闷雨”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上海繁华与不安定并存的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闸、老闸: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 楼台金碧:象征上海的繁华。
  • 愁风闷雨:象征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 海国鬼气:象征社会的不安定和人们心中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新闸”和“老闸”指的是什么? A. 上海的两个地名 B. 两个不同的闸门 C. 时间的流逝 D. 社会的变迁

  2. “愁风闷雨人无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平静 D. 愤怒

  3. “海国平分鬼气多”中的“鬼气”比喻什么? A. 不祥之气 B. 阴森的气氛 C. 社会的不安定 D. 人们心中的不安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同样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个人的忧虑。
  • 黄遵宪的《上海杂诗》:描绘了上海的繁华与变迁。

诗词对比:

  • 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个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沪 奉和鲁望玩金鸂鶒戏赠 二游诗 其一 徐诗 茶中杂咏。茶舍 奉酬鲁望见答鱼笺之什 青门闲泛 伤进士严子重诗 奉酬鲁望夏日四声四首。平去声 酒中十咏。酒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游沸釜 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立命安身 迎霜宴 廾字旁的字 至智不谋 拔地参天 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髼鬃 琼签 杜口木舌 水字旁的字 放歌纵酒 罗掘一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