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39
《邺中行》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武帝初起铜雀台,
丕又建阁延七子。
日日台上群乌饥,
峨峨七子宴且喜。
是时阁严人不通,
虽有层梯谁可履。
公干才俊或欺事,
平视美人曾不起。
五官褊急犹且容,
意使忿怒如有鬼。
自兹不得为故人,
输作左校滨於死。
其余数子安可存,
纷然射去如流矢。
鸟乌声乐台转高,
各自毕逋夸疐尾。
而今抚卷迹已陈,
唯有漳河旧流水。
在武帝刚刚建立铜雀台的时候,丕又在此处建了阁楼来招揽七位才子。
每天在台上,乌鸦们都因饥饿而聚集,七位才子在高高的阁楼上欢宴畅饮。
那时阁楼森严,外人无法进入,即使有阶梯,也无人敢攀登。
那些有才华的公子们或许会利用权势来欺负他人,
而美人却从未抬头去看。
五官虽小,却仍有容颜,心中愤怒仿佛鬼怪在作祟。
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做故人,只能在左校旁边默默悲哀。
其余的几位才子又能有多少人能存活,
纷纷如流矢一般被射去。
乌鸦的叫声在高台上回响,
各自炫耀着自己的长尾羽毛。
如今翻阅旧卷,往事已成陈迹,
唯有漳河的流水依旧在流淌。
作者介绍:
梅尧臣(约1005年-1060年),字子云,号云山,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丽见称,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邺中行》写于梅尧臣在邺城的生活体验,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权势与美人的冷淡,以及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邺中行》是一首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反映文学价值与人际关系的诗。首联以“武帝初起铜雀台”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长河之中,揭示了权力的象征与文人追逐名利的情境。接下来的描写中,七子在台上宴饮,表面上是欢声笑语,实际上却暗藏了许多无奈与嫉妒。
诗中表现了文人之间的竞争与内心的烦躁,尤其是“公干才俊或欺事”一句,揭示了才子们的无奈与焦虑,显示出在权力与美色面前的卑微。诗的最后,作者感慨流逝的时光,漳河的流水象征着过往的岁月,给人以无尽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衬,表现了人情冷暖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梅尧臣对人生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权力、文人关系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个人的渺小,表达了对理想与友情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年代流逝的感慨。
选择题:诗中“武帝初起铜雀台”中“武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七子”是指_____。
判断题:诗中乌鸦的叫声象征着人们的喜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