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5:43
匣里出君三尺剑,
细看真是古干将。
曾亲壮士犹粘血,
误近书生便减光。
形质未随风雨去,
精灵应在斗牛旁。
平生意气堪相用,
世上雠轻且好藏。
这把三尺长的剑从匣子里拔出,
细看竟然是古代的干将剑。
曾经的壮士们使用它时剑身还沾满鲜血,
若误入书生手中,它的光芒便会减弱。
剑的形状和质量并未随风雨而消逝,
它的灵气应该依然在斗牛旁边。
我一生的志气可用于此剑,
在这个世上,仇恨是轻易可以隐藏的。
冯班,清代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文风清新流畅。
《题家兄刀子》写于作者与其兄弟的亲情交往中,表达了对兄弟的珍视以及对古剑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武器象征的情感与对昔日英雄气概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一把古剑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武士精神和兄弟情谊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匣里出君三尺剑”引入,剑的象征性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古剑不仅是武器,更是勇气和荣誉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曾亲壮士犹粘血”的描写,展示了这把剑曾经的辉煌与力量,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英雄事迹。
而“误近书生便减光”则揭示了剑与书生的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武与文的不同看法,书生的文弱使得剑的光芒减弱,仿佛暗示着文人对于武力的疏远与不屑。后文“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则传达出一种对古代英雄气概的追忆,尽管时光荏苒,但那股精神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最后以“世上雠轻且好藏”收尾,表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仇恨和敌意在这个世界上是轻易可见的,同时也让人思考如何隐藏自己的真正情感和意图。通过古剑,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武士精神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社会人心的批判。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剑的赞美与怀念,同时反映了对武士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心世态的思考。通过对比,揭示出文人与武士之间的差异,以及在社会中隐藏情感的复杂性。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冯班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古剑是什么名字?
A. 青锋剑
B. 干将剑
C. 轩辕剑
D. 独孤求败
诗中的“书生”主要象征什么?
A. 勇士
B. 文弱的知识分子
C. 武器
D. 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