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5-02 21:45:24

诗句

迁屋避嫌明暗漏,买田分券便比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5:24

原文展示:

迁屋避嫌明暗漏,买田分券便比邻。

白话文翻译:

搬迁房屋是为了避开嫌疑,购买田地分开契约就能成为邻居。

注释:

  1. 迁屋:迁移房屋,意指更换住所。
  2. 避嫌:避开嫌疑,防止被人误解或怀疑。
  3. 明暗漏:可能指光明与暗处的漏水,也可以理解为房屋的漏洞,隐喻隐私被泄露。
  4. 买田:购置田地。
  5. 分券:分割契约,指土地的分配协议。
  6. 比邻:成为邻居,亲近的住在一起。

典故解析:

在古代,居住的选择常常受到社会关系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诗中提到的“避嫌”,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视,以及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通过地理位置来维护自身的安全与隐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社会风貌的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成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变迁中对安居乐业的期望,以及对邻里关系的审慎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安全与隐私的深刻关注。开头的“迁屋避嫌明暗漏”,不仅描绘了迁居的行动,更暗含了对潜在风险的警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诗人以此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时,选择通过地理上的调整来寻求安全感。同时,后半句“买田分券便比邻”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购置土地不仅是经济上的投资,更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折射出深刻的社会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迁屋避嫌明暗漏:指因外界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选择迁移住所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嫌疑。
    • 买田分券便比邻:强调通过购买田地并明确契约来建立相互的联系,反映出对和谐邻里关系的追求。
  2.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对避嫌的无奈,后者则是对美好邻里生活的向往。
    • 隐喻:通过“明暗漏”隐喻社会关系的复杂,暗示在人的交往中,外在环境对内心的影响。
  3. 主题思想:诗中反映出人们在复杂社会中对安全感的追求,以及通过改变环境来调整人际关系的智慧,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1. 迁屋:象征变迁与选择,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时的无奈与策略。
  2. 田地:象征安稳与繁荣,代表着人们对生存与发展的期盼。
  3. 邻里关系:体现人际之间的联系与依赖,反映出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迁屋避嫌”的原因是什么? A. 为了改善生活
    B. 为了避开嫌疑
    C. 为了追求快乐

  2. “买田分券便比邻”中的“分券”指的是什么? A. 合同
    B. 田地的分配协议
    C. 赠送礼物

  3.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A. 安全感的缺失
    B. 对邻里关系的重视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黄犹的《句》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关注居住环境对心境的影响,前者强调避嫌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后者则通过自然描绘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
  • 《黄犹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杭州 秋日陕州道中作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下第后晓坐 月夜登王屋仙坛 天津桥晚望 早秋雨夕 铜雀妓 寄九华山费拾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毁弃 兵出无名 靖领 邑字旁的字 连三接二 比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包含兴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殒殁 罪该万死 纹丝不动 沛腾 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前言往行 一呼百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