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7:52
月故依然,木犹如此,能向谁诉。露白葭苍,草衰鸿断,秋意添几许。那厢帘子,一时风味,曾记玉人金缕。只西风,空怜瘦菊,不知旧时佳侣。流光逝也,诗灵酒魄,到底天涯何处。春梦秋云,人情世事,漠漠生涯路。当年杏树,暗消风日,剩有寒螀自语。深灯下,一帘秋影,一池秋雨。
月亮依旧,树木也还如昔,能向谁倾诉我的心声呢?白露时节,苍茫的芦苇,草木衰败,鸿雁已经断飞,秋意愈发浓厚。那边的帘子,曾经的风情,曾几何时记得那位身穿金缕衣裙的美人。如今只有西风,空自怜惜那瘦弱的菊花,想起往日的良伴已不知去向。时光匆匆而逝,诗情酒意,究竟身在何方?春梦秋云,人情世态,渺茫的生活道路。当年的杏树,早已消逝于风日之中,只剩下寒螀在自言自语。灯下深处,一帘秋影,映照着一池秋雨。
梁三苏(1884-1948),原名梁启超,号任公,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这首词写于晚秋,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正值秋季,万物凋零,诗人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永遇乐 有怀一持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惋惜与怀念。开篇以“月故依然,木犹如此”引入,既展现出自然界的恒常,又暗示了人事的变迁。接着,秋天的意象如“露白葭苍”、“草衰鸿断”等,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征,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在“那厢帘子,一时风味,曾记玉人金缕”中,诗人追忆起旧日的美好,犹如在回忆中寻找失去的情感。西风送来秋意,然而美好的回忆却只能在心中默默感伤。诗的后半部分则显现出对人生的思考,“流光逝也,诗灵酒魄,到底天涯何处”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迷茫。
全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深灯下,一帘秋影,一池秋雨”收尾,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孤独环境,又留给读者一个沉静而深远的思考空间,使整首词在感伤中透出几分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流光逝也,诗灵酒魄”中的“流光”指的是什么?
诗中“深灯下,一帘秋影”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