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3:49
环珠洞
作者: 吕愿中 〔宋代〕
朝野乐升平,园林穷胜讨。
快雨洗尘埃,秋山净如埽。
游鱼聚江湾,饥乌集木杪。
群芳郁峥嵘,一水翠缭绕。
云头苍狗苍,龙蛇乱夭矫。
岩洞真奇崛,造物逞天巧。
近在堂奥间,超然类三岛。
暂舍簿书忙,何时脱纷拔。
静听黄鹂鸣,一声还复悄。
纚维去咫尺,涉步即幽窈。
新岸暗苍苔,乔木蔽萝茑。
山腹有遗祠,隐然见华表。
笋舆访崇台,空旷游遐眺。
八桂困樵苏,叹息心为愀。
任侯三蜀秀,冰壶湛春晓。
有芭驻朱颜,可以长不老。
雄篇顷刻成,举座悉称好。
戛玉副鸣球,士夫善传道。
五岭类观东,一览众山小。
吕岩何兴废,事固有前兆。
新诗刻翠珉,异日可稽考。
玩珠纪胜游,聊复醉清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宁美好的世界,朝廷和百姓都乐于享受和平的生活,园林的美丽也难以尽数。突如其来的雨水洗净了尘土,秋天的山景如同扫过一般干净。游动的鱼儿聚集在江湾里,饥饿的乌鸦则在树梢上栖息。百花争妍,四周环绕着翠绿的水面。云端的苍狗在空中飞舞,龙蛇在云中盘旋。岩洞奇特而高耸,造物主的巧妙设计令人叹服。这里离堂奥不远,仿佛超脱于三座仙岛之间。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何时能摆脱世俗的纷扰?静静地听那黄鹂的鸣叫,声声入耳又逐渐消逝。沿着细细的纤维走去,步入幽静的山谷。新岸上覆盖着暗绿的青苔,乔木遮蔽着藤蔓。山中有遗留的祠庙,隐约可见华表。乘着竹筏去崇台游览,空旷的地方让我心旷神怡。八桂山中困扰着樵夫,使我不禁感慨万千。任凭三蜀的秀丽,春晓时冰壶般的清澈。这里有芭蕉驻足,它的朱颜仿佛可以让人长生不老。雄伟的篇章瞬间完成,大家都称赞不已。像玉石般的乐器发出悦耳的声响,士人们乐于传道。五岭如同东观,一览众山皆小。吕岩何以兴废,事情总有前兆。新诗刻在翠色的石上,未来或可考证。玩珠游览的兴致,让我再饮一杯清酒。
作者介绍: 吕愿中,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环珠洞》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可能在一次游览中,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写下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环珠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态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秋季雨后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的开头即以“朝野乐升平”引入,表现出人们的安宁与和谐,接着通过“快雨洗尘埃”描写突如其来的雨水,洗净了世间的尘埃,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和清新的气息。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游鱼聚江湾”、“饥乌集木杪”,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群芳的“郁峥嵘”和一水的“翠缭绕”,不仅呈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赞叹与向往。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转向对生活的思考,提到“暂舍簿书忙”,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摆脱忙碌,享受宁静。尤其是“静听黄鹂鸣”,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生命的真谛。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与哲理的结合中,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向往宁静的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环珠洞》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吕愿中
C) 杜甫
诗中提到“快雨洗尘埃”是为了表达什么?
A) 雨水的急促
B) 新的开始与清新
C) 秋天的来临
“群芳郁峥嵘”中的“群芳”指的是什么?
A) 各种花朵
B) 各种动物
C) 各种树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