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26
越调 小桃红_湖上和刘时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一声娇燕绿杨枝,满眼寻芳事。
塔影雷峰水边寺,夕阳时,画船无数围花市。
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粉团儿。
棹歌惊起锦鸳鸯,开宴新亭上。
诗有新题酒无量,醉何妨?
长吟笑倚阑干望。
西湖夜凉,吴姬低唱,画舫宿荷香。
一声娇燕在绿杨枝上啼叫,眼前满是寻花问柳的美好景致。
塔影映在雷峰水边的寺庙里,夕阳西下,成群的画船围绕着花市。
我用三弦弹奏,玉指轻抚,写下赠给粉团儿的诗句。
划船的歌声惊起了水中的锦鸳鸯,宴会在新亭上开始。
诗句新颖,酒量无边,醉了又何妨?
我长吟而笑,倚靠在栏杆上远望。
西湖的夜晚凉爽,吴姬低声唱着歌,画舫在荷香中停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与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风景和人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西湖之畔,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反映出元代文人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这首词以西湖的美丽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头的“娇燕”和“绿杨枝”构建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生机的赞美,而“满眼寻芳事”则传达出一种寻觅美好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推进,塔影、夕阳、画船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优雅,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
词中“棹歌惊起锦鸳鸯”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而“开宴新亭上”则暗示了社交生活的丰富多彩。最后,诗人以“醉何妨”来表达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体现出一种对美酒和歌唱的追求,完美地融合了情感与环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感情真挚而深邃,是元代词作中的一篇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情感丰富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主要景点是哪个?
“棹歌惊起锦鸳鸯”中“棹歌”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可久的《小桃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前者偏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