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8
春怀瘦影孤鸾鉴,怨声阿鹊盐,病起离人愁转添。嫌,燕归双入帘。朱门掩,夜香不喜拈。梅边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石门洞天锦树开图障,翠峰堆发髻,屋老苍云暗紫坛。闲,玉龙耕破山。白石烂,半岩秋雨寒。仙居白日孤峰上,紫云双涧边,饥有松花渴有泉。仙,抱琴岩下眠。蟠桃宴,鹤来骑上天。别怀海树离怀近,月英眉黛愁,金缕一声双玉舟。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
春天的思念像孤独的影子映在镜子中,怨恨的声音像黄鹊叫鸣,生病后离人的愁苦愈加深重。嫌恶燕子归来双双飞入窗帘。朱门紧闭,夜晚的香气不愿轻拈。梅花旁雪冷,松树边的小路,寒月照着湖边村落,缥缈的梨花似入梦幻云中。巡游在小檐下芬芳的树木中。江梅的信号,翠鸟在向人啼叫。石门洞天的锦树开着图障,翠峰堆积如发髻,老屋在苍云下暗淡的紫坛。闲适时,玉龙耕破山。白石光亮,半岩秋雨寒冷。仙人居住的白日孤峰上,紫云笼罩着双涧边,饥饿时有松花,口渴时有泉水。仙人,抱着琴在岩下沉睡。蟠桃宴,鹤来骑向天空。离别的思念如海树般近,月光下的英眉如黛色愁苦,金缕一声响起双玉舟。留下,共同登上思远的楼。重阳节后,菊花在风雨中凋零。
张可久,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与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词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意象的作品,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愁苦。开篇的“春怀瘦影孤鸾鉴”,通过孤独的影子引入情感的主题,表现出春天的到来却伴随着无尽的思念和忧愁。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燕归双入帘”表现出对昔日欢愉的回忆,而“朱门掩,夜香不喜拈”则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梅边雪冷”、“月寒湖上村”,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渗透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尤其是“缥缈梨花入梦云”,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白石烂,半岩秋雨寒”表现出一种清冷与萧瑟的氛围,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终,诗人在“重阳后,菊花风雨秋”结尾,唤起了人们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人生的沉重与孤独。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意象,深刻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人心的冷漠交织。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思念、离别的愁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的“怨声阿鹊”意指什么?
A. 喜悦
B. 忧愁
C. 宁静
D. 狂欢
“重阳后,菊花风雨秋”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希望
D. 恐惧
诗中提到的“蟠桃宴”有何寓意?
A. 丰收
B. 仙人聚会
C. 春天的到来
D. 离别的愁苦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