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7:12
双调殿前欢·春游上花台
作者: 张可久
春游上花台,落红沾满绿罗鞋。
谁家庭院秋千外,兰麝裙钗。
我闲将笑口开,也待了芳春债,
何处把新诗卖。
无情蝶怨,不饮莺猜。
湖上夜游湖,翠屏飞上玉蟾蜍。
粉墙犹记题诗处,树影扶疏。
写新诗作画图,雪老西泠渡,
花谢孤山路。
林逋领鹤,潘苑骑驴。
春天游玩花台,落花沾满了绿色的罗鞋。
谁家在秋千外,身穿兰麝香裙和钗子。
我闲坐笑口常开,却也不知如何还清春天的债,
哪里能把新诗卖出去呢?
无情的蝴蝶怨恨,莺鸟在旁也不再猜测。
夜晚在湖上游玩,翠绿的山屏飞上了玉蟾蜍。
粉色的墙壁仍然记得我题诗的地方,树影摇曳。
我在此写新诗画图,雪已深老,西泠渡口,
花已经凋谢,孤山路上难以行走。
林逋带着鹤,潘岳骑着驴。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本诗作于春天,正是游玩花台的时节,诗人在描写春景的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生活的思考。
《双调殿前欢·春游上花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开篇以“春游上花台”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幅春日游玩的图景。落花沾鞋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而“谁家庭院秋千外”的问句则增添了一丝闲适与生活的气息,仿佛在寻觅着春日的乐趣。
接下来,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我闲将笑口开”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无忧无虑,亦反映出对于春天的珍惜与期待。然而“芳春债”的出现,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诗中蝴蝶的无情怨言与莺鸟的猜测,巧妙地传达出对春日离去的无奈与失落。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夜游湖上的情景,“翠屏飞上玉蟾蜍”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而提到“粉墙犹记题诗处”则使得诗人对往昔的怀念愈发浓烈。最后,诗人以林逋和潘岳的身影结束,象征着追求高洁生活的理想与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春游的同时,融入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也有对短暂人生的感慨,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游玩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春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叶子
C. 水滴
“无情蝶怨”中的“蝶”指代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疑惑
诗中提到的“西泠渡”是指哪个地方?
A. 西湖
B. 黄河
C. 泰山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可久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受,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逝去爱情的无奈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