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庐陵刘时见怀》

时间: 2025-05-10 08:51:28

诗句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

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

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

两目自安障,狂童为子都。

羁金络明月,骐骥旆疲驽。

静观若有得,知非降才殊。

但伤此道违,独行尝寡徒。

解后知我者,聊足以自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1:28

原文展示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
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
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
两目自安障,狂童为子都。
羁金络明月,骐骥旆疲驽。
静观若有得,知非降才殊。
但伤此道违,独行尝寡徒。
解后知我者,聊足以自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理的深刻思考,主要通过对比和反思来阐述他的观点。诗中提到,“夬”与“伏剥果”的关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必然的;“畜极逢天衢”意指在极致中会遇到转机。诗人认为虽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人心却各有不同的追求。对比“狂童”为“子都”,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诗人以“羁金络明月”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最终通过“静观”与“知非”来反思自我。整首诗在探讨道理与人心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独行者的同情与理解。

注释

  • :指的是《易经》中的卦象,象征着决断。
  • 伏剥果:剥落的果实,象征着失败或者损失。
  • 天衢:天街,指遇到的转机或重要的道路。
  • 否泰:指的是《易经》中代表否定与肯定的卦象,象征着事物的对立与转化。
  • 艮止与动俱:艮卦象征止,动象征变化,表达事物的对立统一。
  • 狂童:指心性不羁的青年,象征一种自由的状态。
  • 羁金络明月:金子被束缚,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束缚。
  • 骐骥:良马,象征才能与理想。
  • 静观若有得:意指静静观察,似乎有所收获。
  • 解后知我者:解开之后能够理解我,强调自我反省与认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年-约1099年),字公弼,号阮亭,宋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文多表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魏了翁的诗风清新高远,语言生动,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常常融入道教和佛教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魏了翁中年时,他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与思考后,写下了这首反映内心感悟的作品。诗中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魏了翁的《次韵庐陵刘时见怀》是一首深邃的哲理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及人心的观察与感悟。诗中运用了《易经》的象征,表现出事物变化的必然性与不可预见性。首联“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开门见山,通过卦象的变化暗示人生的起伏与机遇。接下来的“否泰反其类”则强调了对立之中蕴含的辩证关系,显示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在中间部分,诗人以“狂童”为对照,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各自不同的选择与追求,表现了个体差异的复杂性。而“羁金络明月”则通过意象描绘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桎梏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颇为沉静,以“静观若有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与自我安慰。这种静态的观察与思考不仅是对外界的回应,更是一种内心的自我解脱,显示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尚的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夬终伏剥果:决断后,果实剥落,象征着结果的必然。
  2. 畜极逢天衢:在极限中遇到转机,暗示人生中的机遇。
  3. 否泰反其类:否定与肯定相互转化,展示对立统一的哲理。
  4. 艮止与动俱:静止与动态相互交织,表现事物的多样性。
  5. 此道固晓然:道理显而易见,但人心各异。
  6. 人情不同趋:每个人的追求与选择各不相同。
  7. 两目自安障:自我安慰,保持内心的宁静。
  8. 狂童为子都:自由无拘的态度,象征一种理想状态。
  9. 羁金络明月:对理想的追求被现实束缚。
  10. 骐骥旆疲驽:优秀的马匹也会受到疲惫,象征才能受限。
  11. 静观若有得:静静观察,似乎有所领悟。
  12. 知非降才殊:明白非降的才能各有不同。
  13. 但伤此道违:感叹道理的偏离。
  14. 独行尝寡徒:独自行走,常常感到孤独。
  15. 解后知我者:解开之后能理解我的人。
  16. 聊足以自娱:聊以自娱,以此安慰自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展现一种对称美。
  • 比喻:如“羁金络明月”,将理想比作明月,表达追求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
  • 象征:通过“否泰”与“艮止”传达事物的对立与统一,深刻体现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理与人心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追求,尤其是在面对人生的复杂性与矛盾时,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决断与选择。
  • 天衢:机遇与道路。
  • 狂童:自由与无畏的精神。
  • 羁金:理想与现实的束缚。
  • 骐骥:才能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夬终伏剥果”中的“夬”是指什么? A. 卦象
    B. 结束
    C. 结果
    D. 选择

  2. 诗中提到的“羁金”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被束缚
    C. 自由
    D. 机遇

  3. “静观若有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忧伤
    B. 宁静与反思
    C. 怨恨
    D. 不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都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观察与哲理思考,但魏的诗更侧重于对人心的反思,而王维则强调自然宁静的美。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一定的差异,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显得轻松与自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易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丑 将去秣陵留别声越 六丑 前题 橐驼 六丑 题万松居士赠待渡图 六丑·落花 春晴 春晴 春晴 春晴 春晴 春晴即事(1) 其二 )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纶掖 恶语中伤 放浪形骸 包含寂的成语 拔群出类 包含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明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白衣酒 玉字旁的字 拙贝罗香 欺天诳地 止字旁的字 输平 俱乐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蛾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