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39
奉谢资阳谢纯天诸友是日三池周季章冯季修许
作者:魏了翁 〔宋代〕
驾言南东亩,捷出西北隅。
资阳有八士,持谒要诸涂。
须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庐。
问我来何方,过我不适予。
吾非烦嚣避,乐此简便趋。
经行三纪后,旧交半丘墟。
翁仲草没膝,儿孙霜满须。
其间最所怀,刘公真丈夫。
许张二良友,直气横九区。
堂堂舍我去,雇景霜月孤。
寒梧陶令宅,宿草黄公垆。
我岂无肺肠,拊事成嗟吁。
待到西州门,不如早回车。
作诗谢诸友,努力崇远图。
三家令子弟,不谅予心乎。
我驾车前往南方的田地,迅速走出西北的角落。
资阳有八位仁人志士,前来拜访我,沿着主要的道路。
转瞬间就到了平泉之路,衣着光鲜,庇护在林中的茅屋里。
他们问我来自何方,我却又不知该怎么回答。
我并不是为了避开喧嚣,而是喜欢这种简便的生活。
经过三年的旅程,旧友已经半数去世。
翁仲的草已没膝,儿孙的鬓发已满霜。
在这其中我最怀念的,是刘公那真诚的气质。
许与张两位良友,气度雄伟,横跨九州。
堂堂正正地离开我,雇人独自赏月。
寒梧之下是陶渊明的居所,宿草旁是黄庭坚的酒坛。
我难道没有情感吗?只不过是感叹而已。
等到西州门时,不如早点回车。
我作诗来感谢诸位朋友,努力追求崇高的理想。
三家的子弟,难道不理解我的心情吗?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30年-1290年),字子美,号雪窗,宋代诗人、学者,精通音律,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晚年,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魏了翁的《奉谢资阳谢纯天诸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更流露出对人生、时光和友谊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驾言南东亩,捷出西北隅”引入,描绘出一种自然流畅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着,提到“资阳有八士”,这些朋友的到来让他倍感温暖,诗中通过“须臾平泉道”描绘了友人间的亲密关系。作者在经历了三年的沧桑后,发觉旧友半数已逝,令人感慨万分。尤其是“翁仲草没膝,儿孙霜满须”这一句,使用了自然意象,生动地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与友人的交流中,作者坦承自己并非为了逃避喧嚣,而是享受这种简朴的生活。在诗的后半部分,他表达了对刘公的怀念,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呼唤。结尾处“作诗谢诸友,努力崇远图”更是勾勒出一种追求理想、珍惜友情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在音韵和谐、意象丰富的基础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士人对友情、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生活的真实,也隐含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反映了对友谊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八士”指的是谁?
A. 八位志士
B. 八位诗人
C. 八位商人
D. 八位学者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梧”是指_____。
判断题:诗中“我非烦嚣避”表达了作者对喧嚣生活的厌倦。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魏了翁的作品相比,陶渊明的《饮酒》同样展现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而李白的《月下独酌》则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和壮阔的意象,体现了对孤独和友谊的思考。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魏了翁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