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7
宿雨潇潇悴客心,高窗连日滞秋阴。一枝未遂鹪鹩托,四壁应愁蟋蟀吟。家在淮南青桂老,门临湖水白蘋深。鲤鱼风熟香粳早,钓艇谁撑近竹林?
在细雨绵绵的夜晚,愁苦的心情更加沉重;高窗外的秋天阴云密布,几天都无法消散。一只小鸟尚未飞出树枝,四周的墙壁也因愁苦而让蟋蟀鸣叫。我的家在淮南,青翠的桂树已经苍老,门前的湖水中白蘋草茂密。鲤鱼在风中已经成熟,香气扑鼻,稻谷也早已丰收,不知哪一只小船会靠近竹林?
郭奎,明代诗人,与众多文人一样,生活在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与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思乡之情。作者居住在淮南,常常思念家乡的美好景色和丰收的季节。
《宿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孤独与思乡。开篇以“潇潇”的细雨引入,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表现出对雨夜的沉重感受。高窗外连日的秋阴,使得诗人的心情倍感压抑。之后,诗人提到“鹪鹩”和“蟋蟀”,这些小生灵的存在似乎也在反映着他的孤独与忧愁。
“家在淮南青桂老,门临湖水白蘋深。”这一句中,诗人回忆起家乡的景象,青桂树已经苍老,湖边的白蘋草茂密,体现出一种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几句提到丰收的鲤鱼和稻谷,既表现了自然的富饶,也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外而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热爱,充满了对秋天的感伤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雨、鸟鸣、桂树、湖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高窗”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家乡的感情如何?
诗中的“鲤鱼”象征着什么?
答案:
郭奎的《宿雨》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孤独,但前者更多地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对友人的追忆。